FINDING
2025.05.11

創造之前,先學會觀察──
FabCafe Osaka 如何萃取森林與土壤打造城市創意空間

2025 年 4 月 29 日,FabCafe Osaka 正式在大阪天滿開幕。
FabCafe 最初於 2012 年在東京澀谷誕生,之後陸續拓展到台灣、泰國、西班牙、法國、墨西哥、馬來西亞等地,形成一個以開放創作與在地連結為核心的全球創意社群。
被譽為「水都」的大阪,自古以來便圍繞著淀川發展。而這次全新開幕的 FabCafe Osaka,在空間設計上特別融入了在地歷史與文化。正式開幕前,現場展開了一系列有趣且具實驗性的空間營造——從將淀川的泥土噴塗成牆,打造質樸的土壁,到讓飛驒的木材從地下 2 公尺深的洞口穿出,成為空間中的桌面結構……讓我們一起透過創意總監太田佳孝的訪談,來探索這座充滿手感與地方精神的新據點。

太田のプロフィール写真
這次的談話者是大阪出身的創意總監太田佳孝。他目前正積極推動提升地域價值的計劃,透過串聯在地創作者,為大阪注入更多創意能量。

在「創造」之前,先學會看見「森林」

——聽說在 FabCafe Osaka 的租約確定之後,你們就立刻和建築師井上真彥一起前往飛驒的森林進行探查?

太田 這次的空間設計,我們邀請了長期在大阪活動的建築師井上真彥(Marginalio Inc.) 作為合作夥伴。他曾參與設計計畫「elements」,也負責東橫堀川沿岸的公共空間「β本町橋」等案子,長年致力於城市與空間的關係探索。

而負責部分製作與統籌的 「Hidakuma(ヒダクマ)」,則是在 2015 年由飛驒市、Tobimushi 和 Loftwork 共同創立,長期從事木材活用與森林資源推廣。

這次在 FabCafe Osaka 的規劃上,我們也希望能與 Hidakuma 合作,嘗試運用飛驒的闊葉木材來打造整體空間。不過在決定「要做什麼」之前,我們更想先去理解飛驒的森林,並在當地的自然環境中與井上真彥一起學習。第一次拜訪時, Hidakuma 的夥伴帶我們深入森林,介紹飛驒林地的多樣性、各種樹種的特色,還有人與森林之間透過林業建立的關係。

蒸留器で実験している様子
FabCafe Osaka 引入了蒸餾器,透過「萃取香氣」,帶來全新的飲品體驗。並在這裡進行了一場小實驗,使用從飛驒森林採集來的樹枝和葉片,進行香氣萃取。

太田 第二次造訪時,我們終於要挑選要用來做桌子和長椅的木材。現場真的擺了超多木頭,就像是「請從這裡面選吧!」那種感覺(笑)。一開始,連井上自己也有點不知從何選起,只能花很長的時間站在那裡靜靜看著這些木頭。

不過慢慢地,他的眼睛開始「習慣」起來,開始會注意到「這塊木頭的邊角有點彎,好像挺有趣的」,或者「坐在這塊木頭上感覺應該會很舒服」之類的想法。最後是透過現場的觀察與身體感受,用很直覺的方式去挑出了最合適的材料。

 

 岐阜県飛騨市の広葉樹の写真

太田 Hidakuma 的據點位在岐阜縣飛驒市的古川町,當地以闊葉樹林相豐富而聞名。井上在飛驒看了各種不同的木材之後,提到希望在設計上不只使用粗大的木頭,也盡可能活用一些較細的樹材,讓整體素材不被浪費。

井上真彥:一般來說,製作家具會選用比較粗壯、成熟的木材來鋸切加工。但我後來聽說,在山裡伐木的過程中,常常也會連帶砍下周圍那些比較細的樹幹。這些木頭通常會被拿去做成木屑回收利用。

但實際走進森林看到那些還在成長中的小徑木時,我覺得它們的姿態其實非常美,也因此開始想:有沒有可能讓這些木材也能被善加運用,而不是直接被當作廢料處理呢?

 岐阜県飛騨市の広葉樹の写真
走進飛驒的森林,親手觸摸各種樹木。

——FabCafe Osaka 的所在地,原本是一間汽車修理廠,空間中央還保留了一個維修用的地坑。你們當時是怎麼思考要怎麼運用這個地坑的?有什麼樣的設計發想嗎?

太田 一開始我們也有各種討論,像是要不要把這個坑變成地下收納空間,或者直接改造成咖啡區的一部分。最後,我們決定不去隱藏這個「洞」,而是反過來把它當成設計元素來運用,做成一張以這個地坑為中心的中島桌。

 

作業の様子

來自飛驒的木工職人——田中建築的大工團隊與Hidakuma 團隊齊聚大阪,攜手負責這次的施工工作。

FabCafe Osaka 所追求的「L’Informe(無形)」概念,核心在於探索一種不被既定形式所束縛的美感。也因此在設計中選擇不使用一般常見的規格木材,而是大膽採用了天然彎曲的闊葉木作為桌腳。

這些彎曲木不同於常見筆直、規則的材料,它們擁有來自自然生長的獨特形態。而即便被砍伐後,木頭仍會持續「呼吸」,隨著時間出現裂痕、收縮、甚至扭曲的變化。這些不斷轉變、不被固定的樣貌,某種程度上正是對「L’Informe」哲學最直接的詮釋。

——除了中島桌之外,室內外也可以看到各種形狀不同的長椅。

太田 其實一開始並沒有特別設定「一定要放長椅」。這是我們在思考如何模糊室內與戶外邊界時,自然而然延伸出來的想法。最後的成果也讓戶外空間看起來更開放,整體設計更有意識地與街區產生連結。

 岐阜県飛騨市の広葉樹を使ったベンチの写真
在高樓林立的街道中,面向馬路的戶外長椅格外吸引人。

根植於「水都大阪」歷史的空間設計

FabCafe Osaka 空間設計的一大特色就是土牆。這次選用的牆面材料是來自淀川的「淨水污泥」——這種材料是在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上水污泥,經脫水和乾燥處理後而形成。透過這種材料打造出一面帶有大阪城市記憶、質感獨特的牆面。

作業の様子
建築師井上真彦,他不僅和我們一同走進森林,還親自幫忙篩土。

——為什麼會選擇使用淀川的土來打造土牆呢?

井上 

從設計初期,我就聽說了「L’Informe」這個主題,以及希望打造一個處理蒸餾等有機物的新 FabCafe 的構想。在討論過程中,我開始覺得土這個材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土本身沒有固定的形狀,是無機物和有機物的混合物。而大阪的土地正是因為淀川帶來的土壤沉積與侵蝕不斷反覆,才形成了現在的模樣。因此,這個素材無論從歷史還是未來的意涵來看,都似乎能引起某種共鳴。

我開始研究是否可以使用淀川的土,結果發現當地能取得的沙子其實是從河底採集來的,質地粗糙,無法直接使用。在和團隊成員討論這件事時,Loftwork 京都分公司的製作人以及 FabCafe Osaka 事業負責人小島和人告訴我,大阪市的一些淨水廠有販售淀川的土。

這些淨水廠會將淀川水抽取過濾,在過程中,首先會讓較大的土粒沉澱下來,這些沉澱下來的土(也就是「污泥」)會被回收乾燥後出售。我立刻去了一趟淨水廠,了解更多的細節,發現每間淨水廠乾燥土的方式不同,土的狀態也因此有所差異。像是靠近 FabCafe Osaka 的柴島淨水廠,他們是用機械將土擠壓乾燥,這樣土會變得比較硬,呈現固塊狀;而在豐野淨水廠,則是採用自然乾燥的方法,所以土比較柔軟,粒度也較細。

作業の様子

柴島淨水場的情況。這裡的土壤通常用於土木工程後的回填,或作為園藝和農田用土,至於用來做土壁的情況,甚至連工作人員都說「從來沒聽過」。

從淨水廠獲得的土壤,粒度比較粗,無法直接用來做土牆。因此,我們組織了一群 FabCafe Osaka 籌備團隊,開始進行篩土的工作。大家將土裝進大約20袋,每袋約重400公斤,然後一袋一袋地篩選。

作業の様子

土牆使用的是粒子較細的豐野浄水場的土壤。

——土牆通常是以泥作工法來製作,但這次所謂的「噴土」技法又是什麼呢?

井上 FabCafe Osaka 的建築原本是一間汽車修理廠,所以保留了不少具有特色的設備,例如鐵骨結構的支撐、因為多次改建而留下的牆面凹凸,還有裸露的開關面板等。我們希望能夠將這些原有特色用在設計中。

這次我們並沒有採用一般的泥作施工,而是選擇了噴土技法(在日本稱作「土を吹く」,將泥土或其他天然材料以噴霧的方式塗佈在牆面上,形成一種特殊的表面質感或效果)。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原本的形狀並不完全消失,反而像積雪一樣,輪廓會淡淡地留下來。透過這樣的手法,我們希望能讓人仍能想像原來樣貌。就像是以過去的土地為基礎,從中孕育出新的事物一樣,這也是我們的設計概念。

 

作業の様子

土壁塗裝的過程。牆面上隨機顯現出泥土的塊狀,讓人能夠感受到自然堆積與時間流逝的痕跡。

透過素材與技術結合的創新空間

淨水污泥可以透過機器或自然乾燥的方式進行脫水處理,但來自柴島淨水廠的土,由於是經過機器加壓脫水的,粒子比較大。因此我們決定將其形狀保留,並作為地板材料的一部分來使用。

作業の様子

將柴島浄水場的土壤混合到地板材料中使用。

FabCafe Osaka 的概念「L’Informe」是基於:沒有固定形狀的事物,也能創造出新的價值。土牆本身就是一個隨著時間而變化的素材,而中島桌則展現了天然木材特有的變形與變化。這些流動性的形態,可能正是這個空間所展現的價值觀。

在這個由素材與技術結合而成的空間中,我們期待能夠挑戰新的表現方式與創意,也很高興能夠迎接未來在這裡發生的各種相遇。希望在大阪的朋友們能夠來 FabCafe Osaka 走走 !

撰寫:宮崎真衣(Loftwork)

FabCafe Osaka 資訊

店名
FabCafe Osaka
地址
大阪府大阪市北区天神橋2丁目2−4
店面面積
111.74m²
營業時間
11:00 – 21:00
座位數
48席
如何前往
[電車]
・JR東西線 大阪天満宮駅:徒步約 5 分鐘
・Osaka Metro谷町線/堺筋線 南森町駅:徒步約 5 分鐘
・京阪本線/Osaka Metro堺筋線 北浜駅:徒步約 10 分鐘
FabCafe Osakaのロゴ

ACCESS

FabCafe Osaka
大阪府大阪市北区天神橋2丁目2−4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