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製造漸漸地成為現今創作者不可或缺的媒材。在2018YouFab主題「Polemica!! How do you rebel? And against what?」之下,我們也邀請到生物藝術家林沛瑩,有別於前兩回合專訪的設計師視角,這篇專訪將窺探藝術家自我能量與生命能量的結合,在科學辯證與藝術之間撞擊「數位 ✕ 製造」現場。

數位製造更重要的是一種輔助探索與學習的過程

—— 在您生物藝術創作的領域中,「數位」與「製造」各扮演了什麼樣子的角色?「數位 ✕ 製造」與您的創作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聯性呢?

林沛瑩 Pei-Ying 「數位」代表著經電腦輔助進行人類身體與腦皆無法處理的複雜運算的領域。在創作的本質上,相較於人類直接創造出來的物品,有絕對的精確性。「製造」則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既是一種探索方式、也是一種學習方式與創作方式,沒有這個過程則什麼都不存在。

在我自己的創作過程中,「數位」是研究的輔助,例如使用網路、資料分析、網路資料庫,以及在作品生產階段的輔助工具。有些時候人在「數位」世界中衍生出來的行為也會是研究的對象之一。「製造」則是稍微不同的問題:實驗室裡的技術與知識如何被在文化上轉譯,並且產生物件來代表這些知識,進而與人類產生新的互動。這有幾個不同的層面:首先,僅在生物實驗室中的技術怎樣可以透過改造日常物品來達成、實驗室使用的藥品等等的可以用什麼家常調味料、洗潔精等代替。再者,人類透過不同需求創造的物品又映射出什麼樣的人類慾望?在幾年前為「台灣生物藝術社群」設計不同的實驗活動時,因為設備的限制需要花很多時間去研究怎麼從太原路、超市、傳統市場與水果攤找到代替物品的同時,也發現這些物件本身因為人們熟悉,對於非科學領域的人來說反而更有親和力、更容易理解,同時大幅降低他們對於「實驗」本身的恐懼感。在拼湊建構實驗工具的同時也更容易理解其背後的機制,透過「做」來學習可能以前在學校課本上出現過卻難以咀嚼的知識,並且降低自行在家複製實驗與「亂搞」的難度。我認為在這種途徑上可以激發更多自然而然出現的創造力。

—— 您曾經利用數位製造技術做過什麼有趣的事情呢?

林沛瑩 Pei-Ying 作品「生之曼陀羅」是一件將曼陀羅儀式轉化成給數位製造年代人們的曼陀羅儀式。西藏的曼陀羅儀式由牢記曼陀羅圖樣的僧侶用彩色沙細緻地將圖樣繪出,並在完成的那刻將圖樣毀滅。這個儀式要求肢體的極度專注,並由肢體動作與圖樣將人帶領到「冥想」的境界。我著迷於這樣的肢體動作所帶領的精神狀態,但對於不是佛教徒的自己,曼陀羅的圖樣反而是阻止自己沈浸在其中的元素。於是有了將儀式改造成給信仰科學的人們的念頭。「生之曼陀羅」隨機從土壤中取樣培養微生物,之後根據微生物的顏色與型態分離,成為不同顏色的「沙」,用一台以腦電波控制的3D印表機列印在培養基上。培養基的基礎圖形為旋理論的宇宙圖譜E8 Lie Group在2D投影,不穩定的腦電波會導致列印不順暢,只有在身體能配合機器訊號讀取的情況下可以印出完美的圖樣。而生長的微生物也互相之間會有競爭與合作關係,是一個重組後的小宇宙。

—— 當初在創作時怎麼會想要使用數位製造? 實際應用這個技術後,有做出什麼樣的調整嗎?

林沛瑩 Pei-Ying 使用這些技術是考慮到人與工具的關係。古老曼陀羅儀式使用沙與盛沙的工具以及有神靈的宇宙圖案是因為那是當時人們可以控制的器械與對世界的認知。當代的我們習慣將所有徒手無法控制物品委託機械代勞,來講求對稱與精確,並使用儀器去觀察我們原本無法觀察到的訊號例如腦電波,而我們知道的最微小的事物也從沙變成比沙還微小許多的微生物、甚至奈米世界。作品中將傳統儀式與工具根據當代習慣換置,而最後產生的對稱幾何細菌圖樣也的確是無法徒手畫出的。製作過程中最有趣的點為發現腦電波儀其實需要訓練我自己的腦電波來跟機器溝通,而不是真正的冥想狀態如何。換言之,不是工具來輔助我,而是我被工具要求去適應,進而達到宣稱的「冥想」狀態。

—— 今年YouFab的主題精神是「 大膽引起爭議吧!你怎麼反叛?你又在對抗什麼?你為何而做?你反對的現狀是什麼? 」,當看到這主題時,內心有沒有產生什麼樣的共鳴?

林沛瑩 Pei-Ying 對於爭議與反叛,因為從娘胎出來做所有事情明明就自認是乖乖牌但都被掛上反叛的牌子(但其實只是對於社會規範太不敏感)所以對我來說不是什麼太重要的事情。

但同時,我認為「反叛」很重要本質是「不受社會規範影響的自我思考的能力」。

如果在創作的過程中一再質疑自己眼睛所見到的事物的樣貌、本質、與社會隱喻,那麼一連串的質疑與探索之後出來的就是只屬於自己的視角與發現。而數位工具的日新月異以及因為數位工具帶來的製造能力被開放到普羅大眾手上、許多製作不再需要工廠的代替、讓人們可以直接參與製作的過程,讓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去重新檢視過程每一步,並且根據自己的喜好需求改造,並且獲得直接的身體經驗。

作品「生之曼陀羅」的創作過程(圖片來源:林沛瑩提供)

藉由保持科學與藝術的持續對話,檢視疑問與創作的挑戰便一躍而下

—— 身為一個創作者,開始製作一個作品到完成的經驗本身,或者外界對於作品的回饋,會因此在創作脈絡產生了什麼樣的關鍵變化嗎?或是這些經驗的反饋給您帶來的衝擊和啟發是什麼?

林沛瑩 Pei-Ying 在創作過程中,我習慣會保持跟不同領域的人的對話。由於身在科學與藝術的交接點,與科學家持續的對話是必要的,特別是屬於「純科學」領域的人們,他們常常能顛覆我對事物本質的理解,提供完全不同的視角去看平凡的東西。例如宇宙的結構、數學的純粹美、病毒連結萬物的能力等等。這也讓每次創作的過程成為一個理性與感性的拉扯與平衡:如何在理性中看到感性的美感,又怎麼從感性中尋找到理性的蹤跡,而兩者互相結合之後又會變成什麼?

—— 您覺得個人創作要面對的最大困難與挑戰是什麼?

林沛瑩 Pei-Ying 創作對我來說最困難的是選擇視角與自己的位置。我習慣在每一次創作的時候都換一個視角看事情,而怎樣的視角是有趣的且有價值的、並且能最好發掘出題材本身最精彩的部分是最重要的挑戰。而「視角」本身就是作品拋出的疑問——如果換個角度看同一件事情是不是就有完全不同的世界?而這世界又是什麼樣子的?

—— 您的美感經驗是從哪裡擷取的呢?它是一個狀態嗎?

林沛瑩 Pei-Ying 「美感經驗」對我來說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作為藝術家就是不斷的尋找、探索、與重新定義美感經驗。

—— 就創作的生涯過程中,對「數位 ✕ 製造」的期待和想像大概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有沒有哪些問題是您認為相當重要的,可以提供給大家繼續探討的?

林沛瑩 Pei-Ying 對於「數位 ✕ 製造」我覺得下一步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塑造環繞這個日新月異領域的文化?在目前技術宅是主要使用數位製造機器並且有能力改造機器的人們,而大多數設計師把數位製造當作工具的兩個極端情況下,要怎麼讓兩者有交集並且激出新的火花,因為兩者的思考模式都有許多對方可以學習的部分,而技術宅們可以從設計師那邊發現新的需求,設計師(甚至是家庭主婦)也可以從技術宅們那裡得到許多新功能來玩。然後我們需要回來思考,當所有人都可以獲得這樣的製造能力,會產生什麼樣的社群、對話與活動。

Keywords

Next Contents

以韌性推動轉型,Loftwork 推出「URX 韌性時代」系列活動。

Loftwork magazine 每月發送的電子報,提供Loftwork活動情報、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