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族館」現身澀谷街頭:用 XR 繪製城市空間新體驗
東急株式會社 (Tokyu Corporation)與 Psychic VR Lab 於 2022 年 3 月至 4 月,為期一個月,在集結多元創意、激發新點子與商業靈感的複合設施「SHIBUYA CAST」中展開一項以擴增實境(AR)為主題的水族館內容計畫 —— 「澀谷空想水族館(渋谷空想水族館) powerd by XRscape*」。Loftwork 則參與此專案的內容企劃與創意指導。
「澀谷空想水族館 powerd by XRscape」以「出現在澀谷街頭的 AR 水族館」為概念。利用澀谷的真實地形,以 XR 創意平台 「STYLY」入侵城市空間,提供高度沉浸式的 AR 體驗。 該計畫已完成。
透過城市空間、AR 和水族館形象之間的交匯,實現新的城市體驗的關鍵是什麼? 我們在與負責內容製作的互動工程師渡邊清峻(Kiyo)和負責創意指導的 Loftwork 創意總監皆川凌大的對話中,探討了本次策劃和製作上的關鍵點。
撰寫:岩崎 諒子
採訪・編輯:後閑 裕太朗
(loftowrk.com 編輯部)
影面標題:「澀谷空想水族館」形象影片
*「XRscape」是 Psychic VR Lab Co., Ltd. 與 KDDI Co., Ltd. 合作開發的空間媒體服務,利用城市空間來發布 AR 與 MR 內容。
談話者

渡邊清峻(kiyo) / 互動工程師
皆川凌大 / Loftwork 創意總監
在 SHIBUYA CAST 的中庭進行採訪,也就是「澀谷空想水族館」的展示地點。(經特別許可拍攝)。
來自「玻璃水族箱」,將城市與水族館形象相融合
――首先請介紹一下這個計畫的背景,以及 Loftwork 是如何參與在其中的。
皆川凌大(以下簡稱皆川) Psychic VR Lab 提供了一個名為「STYLY」的 XR 平台,並推出了「XR scape」的新服務,利用該平台在城市空間提供 AR 的內容。這次作為旗艦專案,我們想在 SHIBUYA CAST 的廣場開發一個以「水族館」為主題的體驗,所以請 Loftwork 負責了 AR 內容的創作指導和相關宣傳內容的製作。
――這次請 kiyo 執行的理由是什麼?
皆川 因製作時間只有一個月,所以我們需要一個過去曾使用 STYLY 創建高品質 AR 內容的創作者。此外,這個地方有很多家庭和年輕人來訪,所以當我想要製作目標族群喜歡的內容,並且在社交媒體上有好的呈現時,首先想到的是 kiyo 的名字。

皆川 在去年的 NEWVIEW AWARD 上,kiyo 的作品「See there」獲得了獎項,我覺得該作品的氛圍與這次想創作的形象很接近。至於經驗來說,kiyo 正從事包括光雕投影等體驗設計在內的工作,而 kiyo 的 AR 作品也經常在社群媒體上被談論,這是個完美的選擇。
――kiyo,當你被要求創作以「水族館」為主題的 AR 設計時,你有什麼感受?
渡邊清峻(以下簡稱 kiyo) 在一開始與我接洽時,我覺得這很有趣,我無法想像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事情來,因為我沒有印象「城市」和「水族館」彼此之間有任何關聯性。雖然水族館給人的印象是在像水族箱這樣的「封閉區域 」内發展,但這次舉辦的 SHIBUYA CAST 的庭院卻是一個開放空間。因此,我擔心如果我只根據水族館的一般形象來創造體驗,最終會得到一些與這裡的形象略有偏差的東西。
――的確,對於一般水族館的印象都是在室內的

kiyo 沒錯。即使是一個有魚在游動的主題,我也在思考如何把它作為一個「水族館」來展示。
在我第一次得知此專案那個星期六和星期日,我實際上去了 SHIBUYA CAST,部分原因是它離我家很近。當我探索場地的氛圍時,我覺得它的特點是一個人造建築和植物共存的空間。這讓我想到了類似的玻璃魚缸的東西,植物和魚與人造物體一起生長在一個小水族箱中。如果我們把這個地方比作一個巨大的玻璃水族箱,我們就能表現出如水族館般的氛圍,同時又能最大化的運用這個地方的氣氛。因此,在接下來的一週裡,我提出了一個基於「日光浴」概念的提案。
皆川 本來並沒有讓 kiyo 提前到現場參觀的打算。然而,在我們首次討論專案後的一週,kiyo 已經進行了考察,甚至準備了一份提案,這讓我感到驚訝。我們也準備了一個提案作為基礎,但多虧了 kiyo 作為藝術家的行動力,我們立即歸納出了一個具體的想法。
將真實空間視為「素材」

――在這個概念的基礎上,您是如何利用 SHIBUYA CAST 的場地?
kiyo 畢竟以建築體來說,SHIBUYA CAST 給人的第一印象很強烈,為了充分利用建築本身,並有效地讓魚與大型建築體具有相同的記憶點,我們透過放置一個大型物體:鯨魚,並創造了一個和建築一樣大的空間,例如:鯨魚從建築體的頂部下降,或者在建築體的側面盤旋。
另一方面,我認為接近地面長滿植物的圓椅也很有特色。在充分利用這一點的同時,我想添加一些能吸引目光並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內容。於是,我想到了以圓椅長出一棵大樹為主要元素的想法,茂盛的植物和魚一起生活。
皆川 Shibuya Cast 是一個易於使用 AR 的空間。它不僅僅是一個大的建築體,並且與前方的建築有一個高度落差,還有一個作為廣場的開放空間,白色的椅子就像大舞台上的道具。
kiyo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稱讚,但作為「AR素材」它是一個最完美的空間。
――您的意思是將空間重新解釋為一種素材嗎?
kiyo 沒錯。我認為 AR 是一種表達方式,巧妙地將空間重新解釋為一種素材,並為其增添新事物和世界觀。在這方面,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充分利用的好地方。
現場打造城市空間的 AR 體驗

――為了讓來訪 SHIBUYA CAST 的廣大群眾都能享受到 AR 體驗,您能告訴我們您是如何設計的嗎?
kiyo 在一開始我主要考慮到體驗者觸碰螢幕時所啟動的內容,但是在實驗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人不會注意到 AR 中的「觸碰效果」,在聽取皆川的經驗和回饋時,我進行了多次調整。
在與皆川討論後,我們決定將整個過程修正為自動播放,透過視覺觀看即可進行,同時在不同的地方放置小彩蛋,提供給那些想體驗 更多AR 的人,以及那些可以快速理解操作的人。 我們的目標是無論參與者是否對 AR 有所了解,都能享受完整的體驗。同時也維持著體驗上的自由度。
ーー您製作了什麼關於 AR 的「驚喜體驗」?
皆川 我們使用了 kiyo 最初規劃的一個特效,地面突然裂開,一個噴泉開始湧出,在你開始意識到之前整個地區都被水包圍。 地面不是一開始就被水包圍,而是空間本身在 AR 中逐漸改變。

kiyo 這是我最喜歡的特效之一,所以我想把它規劃在內。
皆川 所有人都對此感到驚訝。另外,如果你打破某個隱藏的球,一條巨大的鯨魚會從上面掉下來,這是讓我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彩蛋。
此體驗的重點是 kiyo 想出的「奇幻的種子」。當你打破種子時,場景會突然改變,它是互動式的,而且周遭的景色將隨之迅速變換。
kiyo 在與皆川的討論過程中,他想加入一個隨著體驗者進入而產生的「敘事」。因此我們加入了讓體驗者隨心所欲改變空間的元素,例如:魚游出來或透過觸碰裝置改變顏色的泡沫。
ーー製作時有遇到什麼困難嗎?
kiyo 困難的是,有很多事情如果不在現場親自測試就無法理解。比如說讓鯨魚從樓上掉下來的效果,我們事先在開發畫面上模擬了掉下來的角度, 然而當我在現場查看時,發現鯨魚尺寸對於我們的視野來說太大了,體驗者需要抬頭仰望的角度超出原先預期。
有些事情只有當我們在現場實際觀看到 AR 時,才能看見問題所在。

皆川 最初我們假設如果製作與建築物 3D 模型相同的內容,即使創作者不是每次都在現場也沒有問題。但是 kiyo 直接來到現場並進行了調整,這是使我們得以快速進行的一大原因。
kiyo 因為作品與地點緊密相關,當你實際在這個地方並審視「體驗者該如何體驗它」時,你會發現很多地方與你的預期不同。所以我自己重複了進行了很多現場實驗,這種調整很困難。
慢慢擴展城市的「形象」
ーー我認為 AR 有很多尚未被發掘的魅力和潛在用途。如果要實現利用城市和設施空間的 AR 設計,您想做什麼?請告訴我們您的抱負和想像。
kiyo AR 技術的有趣之處在於,你可以將空間作為素材,並在其中增添新的世界觀和故事,而不是從頭開始創建一個新的世界。這次的「空想水族館」,是在這個場所「覆蓋」了「水族館」的形象和世界觀,我認為其他空間也可以將相關資訊與形象是覺化後,覆蓋在實體的空間中。
每個「城鎮」或「地方」都有自己的個性,以及人們對它們的印象。這取決於歷史背景、使用場所的人數等。我認為重新解釋圖像和氛圍,並將其擴展為可體驗到的 AR 内容是很有趣的。
皆川 我也想在城市規劃的背景下利用AR技術。我的想法與kiyo先生的想法相似,我認為將地點的發展脈絡和結構與AR結合起來會很有趣。在城市規劃和地區發展中,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形成可見的事物,但是利用AR技術,我們可以將「想要創建這樣的區域」的想像與現實風景相互映射,並不斷地進行改變。如果你想創造一個色彩繽紛的城市,你可以在 AR 上將它重新彩繪,如果你有一台電腦和一部智慧手機,你就可以創造出類似的東西,任何擁有智慧手機的人都可以體驗它。
如果我們能向人們展示越來越多未來城市的原型,這會是很有趣的。 我認為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進行實驗。那時,我希望 kiyo 再次加入我們,擴大該地區的氛圍。
kiyo 沒錯,讓我們開始吧!
ーー期待看到您的理想成真。感謝您今天的寶貴時間!

プロジェクト概要
- 專案名稱:澀谷空想水族館 powerd by XRscape
- 客戶:東急株式會社 (Tokyu Corporation)、Psychic VR Lab.
- 製作組織
製作人:
淺見 和彦 kazuhiko Asami (Psychic VR Lab Co., Ltd.)
井上 龍貴 Ryuki Inoue (Loftwork)
創意指導:
皆川 凌大 Ryota Minagawa
山田 麗音 Reon Yamada (Loftwork)
AR內容製作:kiyo
技術支持:
松岡 湧紀 Yuki Matsuoka (Psychic VR Lab)
標誌設計:kigi
宣傳片製作:Shun Mayama - 合作
kDDI Co., Ltd.
Psychic VR Lab Co., Ltd.
澀谷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