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 report

為什麼要了解思辨設計?

本次的Design Table設計系列講座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的FabCafe Taipei揭開了序幕。Design Table是由Loftwork所舉辦,每個月一次的當代設計分享會,目的在於介紹各種不同的設計觀念給對設計、藝術等領域有興趣的人知道。Loftwork身為一間品牌顧問公司,希望將一些有趣且新銳的設計方式傳達給大家,讓這些創意能夠流入生活之中。

課程講者為宮保睿(Paul Gong),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鑽研的課程 為MA Design Interactions(互動設計)。現於台灣從事設計、教育等工作,同時也是自由的接案創作者。

此次的主題為思辨設計(Speculative Design)。關於設計,除了大眾十分熟悉的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之外﹔近幾年,著重於對社會有散發性敘事能力的「思辨設計(Speculative Design)」也漸成為國內外注目的焦點。希望現場的各位在聽完主講者的分享之後,都能對思辨設計有更深一步的瞭解!

主講者宮保睿(Paul Gong)正在和大家分享他在思辨設計(Speculative Design)的研究以及學習經驗。

DESIGN TABLE

關於「DESIGN TABLE」-每月一次與設計的對話練習。透過邀請不同領域講者,以各自專業角度分享設計新知、概念、方法。同時安排馬上能實際演練的小習作,讓你現學現賣,與所有參與者一起共學、一起練習分享交流創意。

面對未來的各種可能性。

– 運用設計師的角度和不同專業領域的人合作,一同激發對未來各種可能性的想像。

思辨設計的前身是批判式設計(Critical Design),發起人即是Royal College of Art(英國皇家藝術 學院)的MA Design Interactions(互動式設計)課程的主任及副教授,同時也是Paul的指導老師—Anthony Dunne和Fiona Raby。兩位老師所開的課程裡培養了非常多的設計師,逐漸影響了各界對 於設計的新的看法,始而出現了思辨設計的思維概念。

在很多小說裡,作者會運用一個架空的歷史塌景或者是一個新的世界觀來發展劇情,比如《銀翼殺手(Blade Runner)》、《魔鬼總動員(Total Recall)》。這也是Dunne和Raby所講的,他們認為設計師可以用一個架空的世界觀,用設計去看待、去想像未來的可能性。

Paul提到,他在研究所時期和Dunne討論關於設計時,老師曾對他提出了一個建議—「你可以重新想一個世界觀去發展你的概念,你便不會被現實的某些因素給侷限住。」 這件事情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其實仍非常的困難,因為在發展這些想法時,還是要追尋著一些現在世界的邏輯,但同時你又要想辦法跳脫現在世界的框架,所以更有可能再跳脫舊的價值觀。

課後小練習讓大家絞盡腦汁的發想創意中!

這個世界可能可以變成怎麼樣?

– 所以思辨設計到底是什麼?

「Speculative」這個詞在原文其實有投機,甚至是投資技巧的意昧,或者是一種經由思考去進行想像的概念。

一般的設計是在提供答案,但思辨設計是在問問題,它是用來討論、辯論,用來激發大家的想法, 引發各種可能性。 試著去探討「這個世界可能可以變成怎麼樣」而非「這個世界應該是怎麼樣」,它並非要產生一個購買行為,而是希望你去產生一個「想」(Make A Think)。

設計師會先藉由設計,去設想五年後、十年後,進而去滿足一個新的近未來的需求,再把眼界放大 一些,像是微軟(Microsoft)等這類型的公司就會去設想十年,甚至是一百年的人類演進可以到什麼地步,未來有什麼事我們可以先做的,人類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先往前那一步、去做研究。它會想要把這些不可能性的事情抓出來討論,同時也探討,我們真正想要的未來是什麼?

簡單來說思辨設計就是不斷的在問:「這個世界可能會變成什麼樣子?」
– 宮保睿(Paul Gong)

有很多方式可以去達到思辨設計的設計思維,比方說反力思考,當一件事情發生時,我們透過反力去扭轉,去做思維的反向思考。

比如Paul在研究所做了一個作品名為《人類鬣狗》,鬣狗會吃腐爛的食物。那個時候他思考到了一 些世界食物短缺的議題,並且嘗試去設想在未來,人類可不可能運用生物科技擁有能夠吃腐肉卻不會生病的體質,運用這樣的設計去面對一個大的全球議題。

還有一個作品是《明日的牛(The Cow of Tomorrow)》。Paul想要去探討在人類的農業馴化史上,究竟我們可以對動物的馴化發展到什麼樣的境界,並且嘗試引發討論。於是他以牛作為發展的對象進行設計,企圖打破科學、藝術、設計的框架。比方說將牛改造成肌肉牛,因為瘦肉在市場具有較大的競爭力⋯⋯等。此實驗性探討雖然並未實際實現,但的確引發了參與者對於道德、環境、生物等問題面向的討論。

該如何把這些具有啟發性設計概念實際的放在工作之中?

有觀眾提問關於他自己的現況,該如何把這樣具有創新以及激發思維的設計方式帶入一般的工作環境當中,刺激專案的發展,同時也影響業主去發現這樣子新的設計思維?

Paul說,思辨設計它還是要放在前端,大家或許會覺得他並不是那麼的有用,但思辨設計本身就是一個沒有那麼快速,沒有那麼直接的影響。它最好的位置還是放在教育,去影響人去想東西,它跟不同專業做結合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因為各個專業領域都是互相關聯的。思辨設計是比較軟性的, 沒有那麼直接的,但它仍舊會影響,只是看你如何去切入。

課後練習:在2050年,設計師工作中的五分鐘。

在講者結束了有關於思辨設計的分享以及介紹之後,緊接著進入到此次Design Table—「為什麼要了解思辨設計?」的會後小小練習。

這次小練習的主題為「在2050年,設計師工作中的五分鐘」。

Paul在學員發想的時候,適當的引導。

參加者運用自己的創意,去發想在未來設計師是如何去工作,不限任何媒材,不限定任何的表達方式。

Paul希望大家先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新世界觀,這個世界觀可容納現在社會既有的基礎條件(比如空氣污染、食物短缺⋯⋯等)去建立一個未來設計師工作的思維邏輯還有角色定位,並去設想在當代的科技技術之下,現在至未來2050年的發展趨勢,這些趨勢讓人在社會上有什麼樣身份階層的改變,最後便會變成一個新的世界觀,也會有一個新的設計師型態,這就是在練習之中希望大家去幻想以及思考的。

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觀摩別人對於未來設計師工作中的五分鐘的想像,並且進行投票。

有些人去幻想了未來設計師的工作環境,甚至有些人開始發現,在思辨設計的思維之下,或許設計師不單單只是設計師,設計師會跳脫出設計師的框架,成為一個心理諮商系統的引導者。也有可能未來設計師在高科技的發展之下,要負責去設計一個幻覺,使未來的人產生心理寄託。那時候未來的設計師在社會上已經是一種和現在截然不同的概念。

票數獲得較多青睞的人,可以實際跟大家分享自己的idea!

在未來,設計師工作的五分鐘會是如何呢?Paul希望留給大家的仍舊是一個想像,但在現在的生活裡,持續的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裡去做不同的結合,做更多元的溝通和激發,這是一件最能夠去改變未來,對未來能有更多想像的方式。

Related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