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現在看不見的價值」的方法
兄弟工業與岡村製造公司經驗談
在這個「東西賣不出去的時代」,將價值從「物」(功能性價值)提升到「事」(體驗價值)被受重視。雖然很多企業都在想辦法創造新的價值,但事實上只有創造出體驗價值是不夠的,還必須具備多元的價值觀,像是持續關懷社會議題等等。有鑑於此,企業該如何「找出現在看不見的價值」呢?
接著要我們要來介紹實際透過「刺繡縫紉機」、「改良工作模式」等各自獨特的方式,創造出新價值的「兄弟工業株式會社(Brother Industries, Ltd.)」、「岡村製造公司」(以下簡稱岡村),並從他們的案例來說明找出「現在看不見的價值」的方法,以及專案設計的要領。
目錄
1. 兄弟工業的對策─從「賣縫紉機」到「培育自造者(Maker)」
- 開始「培育未來的自造者(Maker)」的契機
- 藉由積極地與創作者合作,開發新的使用族群
- 刺繡縫紉機的新用途・將靈感化為實體
- 媒合「自造者(Maker)」與「能進行創作的機器」
- 為「觀賞者」所舉辦的獲獎作品展覽與體驗工作坊
2. 對於想傳達的價值,岡村再次提出疑問─「人們的工作模式應該有所改變」。
- 發現:從思考「何謂工作」發現獨特的觀點
- 組織:將具有「看見」、「找出新價值」意義的「mill」做為專案的關鍵字
- 嘗試:以網路漫畫誌「WORK MILL」為主,展開全面性的經營方針
3. 透過設立「人」、「素材與技術」的交流場所「發現新的價值」
兄弟工業(Brother Industries, Ltd.)的突破口─從「賣縫紉機」到「培育自造者(Maker)」
「刺繡縫紉機」是一種為了滿足專業需求,可以依照電腦檔案來快速進行各式各樣複雜刺繡的產品,而兄弟工業的「PR1000e」更是可以一次繡上10種線的劃時代機器。還能以JPGE或AI等電腦檔案為基礎,製作出如畫一般細膩的刺繡。
隨著刺繡縫紉機的普及,誕生出新的裁縫技法和價值,也孕育了新的工作和人才。為了能讓這樣的未來成真,這次針對喜歡「繪畫」或是從事相關行業的人,整理出從認識刺繡縫紉機到創作出作品的接觸點(Touchpoint),並將其落實為5個策略。
開始「培育未來的自造者(Maker)」的契機
說到創造刺繡縫紉機「PR1000e」的「現在看不見的價值」,就要從兄弟工業「想在Fabcafe擺放PR1000e刺繡縫紉機」這個提案開始說起。所謂的FabCafe,就是在咖啡廳裡放置雷射切割機、3D印表機等利用電腦檔案製作東西機器的「數位創作咖啡廳」。作為本次專案負責人的FabCafe LLP Fab Director岩岡孝太郎回憶起去的經歷說:「兄弟工業的提案,是希望這些喜愛DIY而聚集在FabCafe的創作者們能使用『PR1000e』,進而將其推廣出去。但FabCafe從過去的雷射切割機開始,已經有好幾台機器在運作,引進新的機器,與其說是讓創作者多了一個選擇,不如說反倒有著削減了一台又一台機器表現機會的隱憂。為此,我重新審視了ㄧ次兄弟工業/FabCafe希望達到的目標。」
藉由積極與創作者合作,開發新的使用族群
岩岡接著繼續說:「這次的刺繡縫紉機屬於商用機型,和FabCafe聚集的創作者性質有一段落差。為了要能更接近FabCafe的創作者們,讓創作者能循序漸進習慣,達到自發性的創造出刺繡縫紉機特有的作品為止,有必要將計劃分成數個階段執行。綜合以上狀況,我們的提議是積極地與數名創作者互動。期待透過他們的個人管道或行動(工作坊、作品發表、販售)傳遞到整個創作者社群,更進一步來說,更新產品的使用者族群,也可以說是「培育產品未來的使用者」。」
像這樣培育「未來的自造者(Maker)」的同時,也開始了與發展中的專案『MiY』的合作企劃。MiY即為「Make it Yourself」的縮寫。是FabCafe和創作者社群「loftwork.com」一同建立而成的自造者(Maker)社群。
而提到把專案的內容設定為「培育未來的自造者(Maker)」的理由,岩岡說:「其中一個課題在於縫紉機的購買客層多為高年齡層,織物展等工藝相關的活動參加者也以60歲以上的高年齡層為主。」為了因應這樣的狀況,整理出讓喜歡「繪畫」或是從事相關公作的人,能從認識刺繡縫紉機到創作出作品的接觸點(Touchpoint),將靈感化為以下5個政策實施。
刺繡縫紉機的新用途・將靈感化為實體
第一個策略是為了刺繡縫紉機「開發新用途」而「設立實驗室」。5位才華洋溢,擅長繪畫與創作的新銳設機師一同成立了「MiY Lab」。成員們實際使用「PR1000e」,發揮只有創作者才有的獨特創意,將新的使用方式或點子實體化。岩岡說:「我們一開始時先舉辦了見面會,分享把插圖作成刺繡的心得,以及我們創作活動的相關資訊。」
媒合「自造者(Maker)」與「能進行創作的機器」
第二個策略,就是舉辦以「MiY Meet up」為題的見面會。發表「MiY Lab」所製作的刺繡作品,希望這些喜愛DIY的參加者在接觸這些作品和「PR1000e」後,能引發他們的創作慾。活動的過程也會上傳到網站上,增加推廣給參加者以外的人的機會。
第三個策略,則是由「loftwork.com (已更名為)」公開募集刺繡縫紉機製作的作品。「loftwork.com」是擁有全國共2萬5000人會員的創作者社群網站,公開募集在全國共募得了80件作品,評選後從中挑出10件得獎作品。
為「觀賞者」所舉辦的獲獎作品展覽與體驗工作坊
第四個策略,將公開募集選拔出來的作品用「PR1000e」製作出來,並在FabCafe展示、販賣,希望來咖啡廳的人能被喚起「我也想要做做看」的心情。
第五個策略,在展覽期間,舉辦能和創作者一同感受「快樂創作」的體驗工作坊,連手工藝的初學者也可以參加。對於這些政策的目標,岩岡談到:「創作者通常都有自己的粉絲。以創作者為中心,將想法擴散到粉絲,而當圈圈越擴越大,『未來的自造者(Maker)』社群也會跟著成長。」。此外,在設計專案時,實際接觸到產品後,他非常認真的思考「縫紉機到底是為了什麼、為了誰而誕生的?」。並將從發現到的課題中,一一把想法具體化,開始讓外圍的人一起參與。岩岡說:「藉由外圍人士的參與,也有廠商因此發現自己沒注意到的價值,這就是所謂共創(Co-Creation)的好處。雖然在FabCafe和loftwork.com兩者現實與網路的組合中,自然產生了Co-Creation,但這也是用公開方式解決問題的精髓。」
對於想傳達的價值,岡村再次提出疑問─「人們的工作模式應該有所改變」
第二間要介紹的是以「成為創造日本企業新文化的公司」的目標為口號,並成立探討工作模式的網路媒體「WORK MILL」的岡村製造公司所提出的解決方案。該公司的辦公室傢俱作工精湛,是廣受好評的頂尖公司,但它不僅追求產品上的卓越,還希望透過職「場」的設計來改變工作模式,並在2015年時於自家公司開始執行企劃。然而,他們卻遇到了「無法將自己的想法順暢地文字化、具體化」的問題。當初討論的內容,就是「想架設一個網站讓所有人知道,他們正面對的全新挑戰」。為此,Loftwork依據以下的步驟設計了專案。
1)發現:發現價值的探索
2)組織:建立架構
3)嘗試:具體化與驗證價值
發現:從思考「何謂工作」發現獨特的觀點
首先,從探究專案的背景開始第一步驟,即徹底的思考「工作到底是什麼」。反覆思考後的結果發現,雖然現在網路如此發達,科技也不斷的進步,還是每天要在同一時間去公司上班,到規定工作時間結束為止等等,並從中意識到人們的工作模式應該更有變化、具有多元性會更好的課題。
岡村有一個叫做辦公室研究所的組織,曾出版過「職場將我們串連在一起」、「讓辦公室變得更有趣」等書籍,對於工作者和職場有著非常多的見解。藉由這些課題和獨特的價值觀中,領悟出「持續關心工作職場現況至今」的新見解。不僅如此,岡村2012年時還開設名為「Sew」的未來工作室(Future Work Studio),製造出能進行工作模式相關共同創作的環境。也從中獲得啟發,要讓各式各樣的職業、對工作模式持有不同意見的人交換想法、相互交流,「環境的力量」是必須的。另外,專案的成員有工作風格的顧問、建築的專家、人才培訓的專家、室內設計師等,聚集了擁有各種技能、專業背景的人才,也因此得到另一個啟發就是「獨特的人才」。為了能有更全面性的發展,提議了能讓當初討論的內容更有進展的「在網路和現實世界能持續運作的團體」專案,並於2015年6月開始進行。
組織:將具有「看見」、「找出新價值」意義的「mill」做為專案關鍵字
我們依照以下的步驟訂定了本次專案的內容和VI,建構出具體的專案架構。
- 共享願景
- 對於想傳遞給使用者訊息和價值,提出各種建議和想法的工作坊
- 從工作坊1為出發點,進行定義品牌概念的討論
- 利用靈感牆來激發各種概念相關的靈感
- 工作坊2將篩選出來的關鍵字作成視覺設計的提案・檢討
- 內容・VI定案
工作坊所選出來的關鍵字為「mill」,代表著「看見:關懷職場」、「mill(萃取):引導出新價值」兩個意思,也將「多元的觀點」的意義融入LOGO設計中。
接下來,就是繼續進入「組織」具體的網路媒體編輯方針和目標的階段。
嘗試:以網路漫畫誌「WORK MILL」為主,展開全面性的經營方針
「WORK MILL」就是依循著上述的步驟,以「給NewWorker的參考書」為主旨編輯而成的網路漫畫誌。文章的特色在於照著「參考書」的方式編輯,大量運用圖解來進行簡單易懂的說明。從2015年12月開始到現在,共1年3個月已製作出54篇文章公開發表。
持續善用「持續關心工職場現況至今的辦公室研究所」、「環境的力量」、「獨特的人才」等具有原創性的全方位情報散播訊息,也獲得了WorkStyle・Workplace相關的媒體報導、詢問度增加等成果。
岡村專案的負責人─ Loftowrk的Producer柳川雄飛表示:「企業尋求的是多元化的價值觀,來和loftwork商量的內容,也越來越多是希望用前所未有的方式,開發出新的東西或服務等這樣的類型。」
只靠自身的力量難以找出答案時,在「發現」、「創建」、「嘗試」的過程中加入外圍意見的重要性也逐漸增加。
「發現」可以細分為4個要素。分別是思考這個專案的目的是什麼來「定義問題」,詢問專家、調查含有企業歷史的文獻等進行「探究」、想造成的影響性和必然性相關的「價值假說」,logo等視覺呈現以及命名之類,把想要作的事情「視覺化」這4項。
接著,「組織」也可以細分為4的要素。分別是關於實現願景計劃的「想法」,將現實考量先放一邊來刺激思考的「換個角度思考」,專注在想做的事情即所謂的「集中」,何時、透過誰、用什麼來做、如何做的「規劃」這4項。
最後,關於「嘗試」,則是從小地方開始也沒關係,盡快共有讓正在進行的事物具有形體的「開發・具體化」,以及從原型來獲得回饋並改善的「驗證」2個項目。不斷重複這三個步驟,千錘百鍊後,新的價值就能在去蕪存菁後產生。
透過設立「人」、「素材與技術」的交流場所「發現新的價值」
在Loftwork,我們會對於可能已經一直存在,卻沒有被定義的價值重新省思,有時也會一邊用不同的標準重新衡量,和客戶一同持續進行探索活動。藉著像是融合了咖啡廳和製作的「FabCafe」、將素材作為主題的共用工作空間「MTRL」、創作者社群網站「loftwork.com(現已改為AWRD)」,以及共享知識的「OpenCU」等管道,把聚集在這裡的「人」和「素材與技術」交流的場所化為平台,作為發現嶄新價值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