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 Report

以創意復甦台灣的市場文化
「思考新型態的地方事業」工作坊回顧

「市場」以「大眾的廚房」之姿,支撐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在日本,傳統市場的角色逐漸被超市或超商取代;但在國外,市場至今依然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連,甚至發展出其獨特的魅力。

台灣也是其案例之一。站在「時代變遷」的角度來說,受到都市開發的浪潮和高齡化的影響,生活方式改變,越來越多傳統市場面臨到存續的危機。但當我們熟悉的日常風景漸漸消逝,地方文化和歷史傳承也面臨斷軌的同時,便意味著未來我們將越來越難看見「傳統市場獨特的魅力」。

Loftwork在台灣各地找尋正在逝去的市場風景,同時為了探索市場在近未來的可能性,開始執行相關計畫。作為其計畫的一環,Loftwork和致力於振興台北萬華區的新富市場(1935年)的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U-mkt)團隊,在2022年5月30日(一)共同舉辦了「洞悉台灣市場文化的潛力・創意工作坊」。

以「打造台灣未來的市場,思考新型態的地方事業」為目標,首先由U-mkt的洪宜玲總監向我們介紹U-mkt至今的行動、努力和面臨的課題,以及未來的藍圖。此外,為了豐富與會者的創造力,我們也請到兩位業界專家提出他們對於「地方事業」的想法。

其中一位是協助開發下北澤舊鐵路沿線的商業設施「BONUS TRACK」的執行製作人,小野裕之先生。另一位是以「重新解讀地方的雜誌」聞名的『MOMENT』的總編,白井瞭先生。接下來,讓我們以都市設計、科技、公共性、飲食文化、五感等作為切入的要點,向各位介紹這場工作坊,一同討論歷史該如何與未來接軌

撰寫:長谷川 賢人
編集:浦野 奈美(loftwork.com編集部)

擁有約 90 年歷史的「新富市場」的課題

「新富市場」誕生於1935年,當時的台灣仍屬日治時代。在新富市場誕生之前,台灣以戶外市場為多數,但日本政府考量到衛生方面的問題,開設了室內的公設市場。這不僅是台灣第一個依照「新衛生基準」而誕生的市場結構,還具備了管理事務所和來訪者用的廁所,在當時是非常具有現代性的建築。開設的當時,販賣肉類、菜類和雜貨的店舖共有35間,同時設置了製冰室。長時間以來,機能健全的新富市場被視為地方民眾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

然而,隨著周邊開始出現流動攤販和超市,生活型態有所改變,間接影響了這個擁有漫漫歷史的老市場。時序來到2005年,新富市場裡僅存六間店舖。爾後,建築物被指定為古蹟,並在2012年由政府下令進行古蹟修復和裝修等工作。

1935年在日治時代所誕生的新富市場。室內的市場在當時很少見,據說店舖當時為了進駐而搶破頭。
支撐周邊住民70年以上,但因超市等越來越普及,2005年店舖減少至剩下6間。

「市場是如家一般的存在。對周邊的住民來說,地方文化和記憶都與市場息息相關。」洪宜玲總監表示。新富市場修復之後,將建物的營運委託給以建築、藝術和都市生活為事業重心的NPO組織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從2015年至2024年的九年為一期,U-mkt發起了一連串建物活用的計畫。

計畫目的分為三個大方向。分別是「將市場建築轉換為飲食教育的場所」、「使古蹟作為本地社會議題討論的基地」和「讓場館成為連結當地與外部社群的溝通平台」。

2017年,建築物本身經過翻修改裝,搖身一變成為具備展示空間、咖啡廳、辦公室的場域。這次的改裝也獲得2019年日本Good Design大獎。不僅曾舉辦展覽、開辦地域學習的課程和吸引新創企業加入,也從事歷史紀錄片的製作和出版、市集活動等等。藝術家、建築師和研究學者同心協力,體現了新富市場在現代生活中的價值。

2017年進行整修後的新富町文化市場。
新富町文化市場以田調、活動以及展覽等多元觸角,建立起與在地居民的連結。

另一方面,新富市場的發展,當然也存在許多考驗和嚴峻的挑戰。首先,談到「市場的課題」便不得不提到這幾年因新冠肺炎的肆虐,電商和外送服務越漸興盛,許多攤販沒辦法即時應變而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的問題。此外,在輔佐傳統市場發展的體系裡,不論是硬體或軟體層面都不夠全面。隨著世代交替而引起的價值觀衝突,以及專家學者的相關資源之缺乏等問題也接連浮上檯面。對於將來是否能活用於其他領域的可能性,也未見足夠的相關探討。

另外,還有「營運的課題」因計畫實施的費用和政府所徵收的「古蹟使用費」等支出,使得在經營吃緊的狀況中,空間的營運方針也必須隨之不斷調整。該如何提升傳統市場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的必要性?如何彰顯市場的社會影響力?是否能打造和善用屬於攤商的社群?等等觀點也被專家提及。

這個計畫最核心的價值不只是單純的修復,而是如何創造出新的模式,且是否能夠重新與當代接軌。

活動當天透過網路與台灣連線,日本的參與者透過即時口譯的方式參加這次的活動。

下北澤「BONUS TRACK」的「社會設計」

為了更深入談討及發想,下北澤的「BONUS TRACK」執行製作人小野裕之先生,用自身的經驗作為案例,和我們分享了他對地方事業的看法。

2006年開始,他以「greenz.jp」媒體經營者的身份,接觸許多社會設計和地方新創的企劃案例。「設計一套『在解決社會問題的同時創造新的價值』的方法」是小野先生對「社會設計」的定義。「地方正在面臨的問題,反過來看也可能是一種潛力,我以此作為起點開始了我的計畫。」小野先生如此說道。

「要不要做一個讓green.up曾採訪過的創業家能夠入住的商業空間呢?」2017年,小野先生收到了小田急電鐵的提案。因為鐵路地下化,從世田谷代田站到東北澤站,全長將近2公里、寬40公尺的土地,正需要嶄新的活用計畫,雙方的熱烈討論,終於花開結果——小野先生與下北澤「B&B」書店的負責人內沼晉太郎先生,一同創立了BONUS TRACK。

伴隨著鐵路地下化,BONUS TRACK作為土地再開發的其中一個計畫而誕生。一同著手這項計畫的是以下北澤為活動區域的B&B負責人,內沼晉太郎先生。

事實上,因為時代變遷,下北澤也隨之面臨到車站周圍租金上漲的問題。雖然以地方知名度來說,下北澤一帶過去的租金是相對低廉的,但近年來租金明顯倍增,尤其在下北澤車站前,甚至已經有些小型店家因無法負荷租金,而不得不搬離。放眼望去街道的景色,逐漸地被財力雄厚的連鎖店所取代。

「BONUS TRACK將租金設定為商家容易進駐的低門檻,嘗試以人工的方式重現過去那樣百花齊放的下北澤。身在這個『網路就可以解決購物需求』的當代,要創造店舖獨有的價值是不容易的。但是,為了讓人們能夠幸福的活著,日常街道上的偶然相遇是無可取代的元素。而且若是能讓人們幸福地居住在這裡,周邊人口也會隨之增加,站在鐵路公司的角度來看無非是一種好的循環。我們就是想要挑戰這樣的商業模式。

台灣料理兼唱片行、販售「日記」的店、發酵食品專門店等等,小野先生和內沼先生負責挑選承租的店家時,看的不僅是收益,而是聚集了正在實踐社會文化理想的店鋪。

此外,BONUS TRACK也透過打造建物,持續破解世田谷區的課題。作為「低層住居專用區域」,這個地區有一些建築限制。雖然能確保閑靜的住宅環境不被隨意開發,卻也因為人口老化等原因,造成無人居住的空屋越來越多。

BONUS TRACK的承租店家們以一樓作為店鋪、二樓作為住家的「店鋪兼用住宅」的方式,在有限的條件下,維持著店舖的營運。其中也找到一間以下北澤為活動範圍的房仲業者進駐,希望能帶動地方上的不動產發展。

「並不是要打造很有經濟效益的建築,而是抱著『如何打造有趣的街』的觀點,一切才得以成立。現在BONUS TRACK周邊區域的開發也正在進行中。我們以『街道使用專家』的角色,存在於各位地主和小田急電鐵之間。

以「街區的房仲」之姿,存在於小田急電鐵與地主之間的omusubi不動產的殿塚健吾先生。

這種「中間者」的概念,更是地方政府和企業都可以應用的。稅金是地方政府的財源,因此即便地方政府想要解決某些課題,但依然會把重心放在國防、學校和醫療等便於不特定大眾的政策上。而企業也是一樣的,即使特定少數的需求浮上台面,但若經濟報酬不合理,便無法對股東負起責任,因此往往難以照顧到少數需求。

小野先生表示「一肩扛起『政府和企業都無法完全做到』的領域的正是社會創業家、地方新創企業和NPO!」並告訴工作坊的參與者「看似能夠拾起微小需求的企業們,一定是抓緊了令人意外的市場痛點,才得以掌握細節,並發展成商業模式」。

小野先生表示,地方政府和企業都無法觸及的領域才正是社會創業家、地方新創企業和NPO能夠發揮的地方。

從『MOMENT』看見的世界裡能學到的事

另一位專家是以「Think&Do Tank」為理念的RE:PUBLIC的專務,同時也是以「重新解讀地方的雜誌」聞名的『MOMENT』的總編,白井瞭先生。他從「如何打造能夠不斷發生新事物的環境?」、「民眾如何自己創造新的事業或計畫?」等觀點出發,為正在摸索未來的城市樣貌的人,發行了『MOMENT』雜誌。

白井先生說,『MOMENT』的主軸——「重新解讀地方」即是「用別的視點重新解讀現有的資源、技術和文化,藉此想像、具現化新的Local」的意思。當天他也向我們介紹了台灣、底特律和香港的案例。

台灣的「古風白小屋」是個放置著鋸刀等工具,以「街區的維修廠」著稱的社區空間。除了是地方的男女老少的聚集場所,也可以說是將「循環經濟」帶進日常的範例,對於現代的課題,我們可以看到古風白小屋正在試法做出回應。

曾因汽車產業而繁盛的底特律,因2013年的經濟崩盤而陷入財政問題,但身為「P-Funk」這種音樂風格的發源地,有許多熱愛音樂的市民也是底特律的特色之一。據說甚至能看見魚販老闆穿著工作服就在街上彈鋼琴、唱歌的光景。

白井先生說,像底特律這樣,具有豐富「Side Hustle(不僅是在閒暇時間經營副業,而是帶有社會善意的活動)」的民族性,其實是種「看不見的資源和文化」。

「將很多人沒有看見的東西,或是平常刻意不說的東西具象化,也許那就是重新思考都市資源和文化的契機也說不定。」

不過,也要注意「思考框架的僵化」。若我們先入為主地覺得自己居住的城市「就是這樣的地方」,在書寫新的故事時,就會成為屏障,白井先生說那是一種「敘事的僵化」。

以前在底特律曾舉辦名為「Imaging Detroit」的戶外電影節,36小時不間斷播放關於底特律的紀錄片。甚至,也發起讓製作團隊、出演者、市民能夠自由討論的論壇,目的是為了讓底特律人們有機會發現、認知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香港的「棚仔布市場」是具有歷史性的布料市集,雖曾經歷過強迫轉移的計畫,幸好因為學者和學生發起抗議運動,轉移計畫才即時喊停。那時實施的企劃是,在販售的手帕上刺上自己喜歡的名言,雖然是個很簡單的想法,但持續不懈地進行著。這種從自己出發,創造和探究新敘事的行動,非常具有社會性價值。

從白井先生所舉的例子,我們可以發現以下幾個重點。即便是非常具有意義的想法,也該思考如何與日常習慣結合,另外,如何從「Side Hustle」或習慣的環境中,讓看不見的都市資源和文化得以顯現?該如何引導大家去追求新的價值體驗或敘事?

白井先生說「在不同地方和場域實際感受到的東西,或許都會成為我們思考的因子。」

如果是「你」要在新富市場發展地方事業?

這次的工作坊,我們以身在新富市場為前提,得到了創新思考的提點後,讓參與者挑戰實際發想。題目是「如果是『你』要在新富市場發展地方事業,你會做什麼?」

提出的idea必須符合以下的條件:具有台灣(新富市場)的地方性、規模小也沒關係但須具有持續性、賦予市場新的價值觀的可能性。參與者將腦中的點子寫在便條紙上,與團隊成員共享,得到反饋後進行修正、補充,最後將喜歡的idea留下。

引導這次工作坊的創意指導堤先生。
在這項作業中,Loftwork的台灣籍成員也加入一起討論。

包括小野先生和白井先生在內,平時身為設計師、空間設計師和內容指導的參與者們一同進行這項討論,最後與U-mkt分享具體的提案。比方說,當參與者提出「打造『Sharing Bar Stand』讓攤商嘗試飲食類挑戰」的點子時,U-mkt也反問「其實市場的營業時間只到傍晚,不曉得在這樣的條件下是否有實現的可能?」一來一往的互動,讓提案的企劃更為精煉。

用自身經驗回應這個提問的,是商品製作公司Chan&Co的牛嶋先生。將公司據點設於京都的牛嶋先生,本身就住在知名的市場附近。「雖然是個有活力的市場但總覺得難以親近,感覺好像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踏入的」牛嶋先生曾經如此形容那個市場,但從某個時候開始,卻變得能夠親近了。

帶來轉變的契機是「微光」這間咖啡店,雖然營業時間只從早上4點到9點,但「200日圓就能喝到獨特的咖啡」這樣的親民價格,不僅讓在市場工作的人們能在工作空檔喝杯咖啡,一般顧客也因「微光」專程到訪,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個能夠聚集人們的「文化融合空間」。「即使營業的時間和內容很特殊,只要讓人們交會,就會自然產生一些東西。」牛嶋先生的一席話,讓參與者頻頻贊同。

Loftwork以這次的工作坊作為好的開始,今後也會持續進行各種實體的計畫。對類似計畫有興趣的人,歡迎透過Facebook與我們聯繫!

Related Event

Loftwork magazine 每月發送的電子報,提供Loftwork活動情報、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