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 report

後疫情下的地方產業轉型:從專案設計到價值創新

主題介紹

當地資源該如何妥善的被運用,才能讓過往沒落的地方林業,創造出新的價值並向外進行推廣?除了自然資源外,在組織規劃和專案設計中,我們需要合作的利益相關人有哪些?地方型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彼此的角色是?該如何有效的溝通才能有效地達到共識並一起建構理想的未來

在本次線上活動中,我們將分享, Loftwork 與企業合作共創專案中所獲得的寶貴知識與發現,期望可以透過多方的交流,啟發新的思維模式,為不同行業帶來顛覆性的改革。

產業前情提要

飛驒市93%都是森林,因為氣候的關係,森林中大多的木材為闊葉林的彎木,也是這次分享專案的主要材料,彎木因為每一個彎曲的角度狀況很不同,較難被加工成一般傢俱或建材,或是在過程中會浪費掉很多的材料,所以通常被做成紙漿或是種香菇的木屑,然而這些運用的價格是市場上最低階最便宜。

我們該如何翻轉設計製造產品的流程,從木材原本的特性出發,設計出獨一無二的專案。

如何結合數位科技,協助傳統木材產業進行轉型與創新

Hidakuma顛覆產業製程,從當地的資源出發

Hidakuma 的核心宗旨是要盡可能地提高將飛驒市當地出產木材的附加價值,讓木材得到最好的利用,充分的發揮木材特色,因此除了內部討論研發外,也向外與其他夥伴合作,集結大家的力量,如:當地的專家,木材加工製造,設計師或建築師。

Hidakuma向外邀請合作夥伴,如設計師或建築師等前來飛驒市,進行以木材為主的合作案,一開始並不會從最終產品出發思考要取用的木材,而是邀請這些設計師和建築師,一起到森林中,從木頭的最源頭開始理解,夥伴們在實際看到當地的彎木後,開始動起想要運用的不同可能性,大家便一起在森林現場討論選取的樹木最適合被開發出來的商品,最後促成專案。

此外,當地的Fabcafe 也有空間工具可以提供前來的創作者實際操作和留宿,以便這些外部夥伴的持續合作。

公司主要分成三個事業部
To the forest 帶外部的專家到森林裡,讓他們了解這些森林
In the forest 跟專家們一起在森林裡工作,了解需求及共同想出可行的方案
By the forest 將最後產出的不同運用方式一起介紹到飛驒市以外的地方去

Torinosu鳥巢計畫執行秘辛

株式会社柳木材的柳 和憲先生,是在Torinosu鳥巢計畫中擔任木材加工的要角,從他身為職人的角度出發,這次的合作帶給了他很多的收穫。

柳 和憲先生:過往產業發達,但是因為彎木過往只能拿來作紙漿或是木屑,因此木材的價格逐漸降低,導致現今林業沒落,所以從事林業的人漸漸的下降,也就是越來越少人進到森林裡,森林逐漸荒廢,每當豪大雨來時,就容易發生土石流災害,

木材價值不夠高,在背後會衍生很多問題。

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面對林業新的態度和方式,現在可以透過尋找其他的用途,讓飛驒市的彎木林業找到新的可能性,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復甦森林。

透過介紹因為這次專案而變更原有習慣的切割工具,以職人的精神出發,細節的講述加工過程的差異,為了這次的專案需求,而探尋新的操作工具,就像是探索未知的世界一樣,最後在加工時選用的鏈鋸比平常習慣使用的鏈鋸更長更重,再加上這次專案切割的角度為斜向切割,無法像一般加工進行支撐,加工時為了位置的準確而必須穿戴AR眼鏡,這些累加的因素,對於木材加工的師傅而言,無疑是個大挑戰。

但是柳先生也表示自己親身體驗了科技的力量,是個不可思議的結合,雖然因為熟練度和戴著眼鏡,對於操作安全上需要更加謹慎,也因為必須讓切割的平面平整,事前需要付出很多的練習,在專案中經歷重重的困難,但也因為如此,獲得成就感大,整體而言是個珍貴的體驗。

柳先生也透過這次的專案,發現了數位科技可以在林業中應用的無限可能,對於未來,期望頭戴裝置的小型化,可以直接在森林現場運用,改進和調整砍伐的流程,如鏈鋸的尺寸大小,進而提高作業效率跟品質,也透過森林資訊數位的採集,可以事先知道各個樹木的優缺點,及採集時可能會倒下的方向,事先提示採伐人員,提高安全性。

 

不只是一次性的合作,下一個長期的規劃

Hidakuma也與信州大學的新創公司精密林業計測株式會社合作,以無人機和手持式掃描儀掃描Hidakuma的森林,建構飛驒市整體森林的數位檔案,此計畫的啓由是因為地方政府林地計畫,從長期林業的管理跟開發,放眼在100年,一方面改善林業從業砍伐人員的安全,另一方面,未來帶著建築師到森林裡尋找合適的木材,可以透過森林數位建檔的資料,可以更快的知道所需的木材的位置及狀態,也相信運用這些3D的資訊可以很快到來。

透過無人機跟手持式掃描,建構森林的數位檔案,以利之後的開發和管理

鳥巢計畫總結

鳥巢計畫是個困難重重但收穫很多的專案,透過技術改革而讓林業復甦,並不是將數位技術直接帶到產業內就可以順利進行數位轉型,而是必須有像柳先生這樣對固有傳統技術有基礎和認識,並願意接受挑戰嘗試新技術的人,才能真正的利用數位技術去協助既有的技術的升級。

Related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