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NG
林 千晶 2019.09.20

#05 環境決定工作方式
(甜甜圈正中間的洞 ― 打造創造性工作的方式)

擴大辦公室,是一場新實驗的開端

涉谷的道玄坂爬到頂,就是我們辦公室的位置。2019年4月的現在,1F~3F、8F~10F是Loftwork所在的樓層。自從2004年首度租下8樓以來,規模一直逐漸擴大。

每次新增加一個樓層時,我們總會進行「新工作方式」的實驗。

第一次的實驗是10F的會議室「COOOP10」。「如果現在有一間一切都能自由運用的房間,你想要怎麼用?」我們從這個疑問出發,著手打造空間。

完成的是一個完全沒有牆壁隔間、零星散佈著植物及白板、分區鬆散的空間。依據使用方式的不同,能賦予這個樓層繽紛多變的面貌,讓來到這兒的人跨越工作範疇,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10F「COOOP10」是沒有任何隔間的會議空間,能隨著開會、活動、工作坊、展覽等不同用途變化成多種樣貌。

接下來的挑戰是1F的「FabCafe Tokyo」。我們把原本是辦公室一角、當作會議空間的那塊地方改裝成咖啡廳,再將開幕當時仍算少見的3D印表機跟雷射切割機運進去。

現在,來自世界各國的創作者聚集於此,享受製作的樂趣,讓人不禁想要詢問「你每天拚命在做的是什麼呢?」。透過製作作品或產品的過程,也形成了為數眾多的社群,不知不覺中,FabCafe成了充滿創造力的共創空間。

在1F「FabCafe Tokyo」裡,不論男女老少,各種背景的創作者都能運用雷射切割機或3D印表機等數位製造機器,享受製作的樂趣。

空間效應 三天完結三個月的工作

然後是,3F的「COOOP3」。新的實驗主題是,能不能打造一個三天就完結三個月工作的空間呢?

乍看之下,或許像個有勇無謀的挑戰,但在抽絲剝繭地再三分析專案的進行方式後,我們找到了能夠改善的要項。

舉例來說,每週固定要跟客戶開2小時的例會。三個月需要的時間總共是24小時。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大家將這個會議當成「取得客戶同意的場合」。

我們身為提案方,要事先做好準備,在會議上針對一件件項目取得客戶的認可。如果出現新的課題,就帶回去討論。開會變成只是在不停重覆這個流程。如果中間相隔了一段時間,上次開會談的內容自然記不清楚,熟悉度也會降低,難以展開靈活又深入的討論。

既然如此,我們決定試著改變看待同樣「24小時」的方式。

一天8小時,連續三天,讓所有團隊成員齊聚一堂,暫時把其他工作擱下,集中全副精神在一個專案上。當然,客戶也要一起。

打破「提案方」及「認可方」的藩籬,保持熱情和能量,重新定義「一同思考、實踐的場合」。這麼一來,總長度同樣是24小時的會議,就搖身一變成了讓重要的討論有所進展,不斷實際設計原型的場合。

一個能夠凝聚客戶及創作者,並進行創造性討論的空間。我們在挑戰的「嶄新工作方式」,透過「COOOP3」的空間,終於能夠化作現實。

3F「COOOP3」是為了集中心力推動專案前進的空間。(攝影:Gottingham)

「空間」會改變一個人的行動

我們的這種挑戰成了一個契機。不光是Loftwork自身的辦公室,我們也開始嘗試與客戶聯手打造空間。

還嘗試了一些令人興奮的專案,像是預定於2019年秋天開幕、現在進行式的「SHIBUYA QWS」等。

一個人的行動會大大受到空間的影響。場所擁有的力量會改變人們的行動,激發出有別以往的創意。

正因如此,我們相繼打造好幾個「空間」,嘗試新的工作方式。我們自身的挑戰,其實不過是讓工作方式更加升級,為求應用於社會的序章罷了。

Keywords

Next Contents

跨界創作的現在進行式|
Fabcafe 在 2023 曼谷設計週的 「Melting Re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