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NG
2019.11.15

探求永續性社會的系統性思考—在話語及概念的狹縫中

在現今這個時代,從系統性的觀點來理解、思考事物的能力,比什麼都來得重要。我深切體認到這一點。

最近我在讀亞德里安貝贊(Adrian Bejan)的《Design in Nature》(暫譯:趨勢及生命  支配萬物進化的結構法則),這本書正如書名所示,著眼於世界中各式事物的「趨勢」。書中內容指出,從於「趨勢」的觀點來看,不侷限於生物界的各式各樣進化,實則是為了改善世界上的趨勢及動態的設計變更。

力量的生成、消費及動態,在進化上展現了統一的見解。根據這個見解,無論是動物的設計及動態、河川流域、亂流、運動競技、科技、全球性設計等,在所有領域中,透過科學方法所觀察、紀錄並研究到的有關進化的現象,都獲得了解釋。所謂進化,就是隨著時間推演而發生的設計修正,這意味著這種變化將擴散到包含了生物及無生物界的整體。

河川會改變其流域的設計以提升水流的效率;田徑短跑選手追求更快的跑速,在歷史上傾向往更高大的體型變化。這些都跟為了讓飛機能以更高的速度飛行、承載更多乘客而變更設計,基本上是同一件事。

而為了提升經濟上的流動性,都市和企業也逐漸巨大化。網路朝著讓資訊傳得更快、更遠的方向改變。不過,雖然字面上說設計變更,但並非單純是拿一個新而大的東西,去取代原本舊又小的東西而已。它們會共同存在,形成一個複雜、多層級的體系。

今日的地球,覆蓋在由少數大型動物及多數小型生物所交織成的生物網底下。新的數量少,體積大。舊的數量多,體積小。新的並非要取代舊的,而是加在舊的之上。這是隨處清晰可見的「複雜性」交織而成的結果。

可是,由於人類理解這個體系=系統的能力,以及想去理解的意識仍舊低落,所以現在才會陷入關乎永續性的危機。而且明明危機已經逼近眼前,人們卻沒有絲毫改變,也沒有想要改變。現況是,這群人不計其數。

氣候變遷造成難民

昨天我剛好同時看到這兩篇文章,受到一些衝擊。

兩篇文章都在探討由於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有越來越多人被迫遷離家園的問題。上面那篇文章意欲透過預測來尋找解決的方式,下方文章則從成衣產業的觀點來思索問題解決辦法。不過無論哪一篇文章,都遇到了難題。

我一直認為自己相當了解氣候變遷的問題,但在閱讀文章之後,才發現過去自己不太有思考過,有很多人因此成為了難民。如同在第二篇文章中所陳述的,

「近幾年,關注時尚及氣候變遷的相關品牌增加了。可是,發生在連鎖反應末端的困境『人們因氣候變遷必須遷徙』,這件事實幾乎都遭致忽略。」我過去也完全沒多留意。

據聞,「自2008年以來,因爲洪水及暴風雨等氣候異常現象而被迫避難的人數,平均攀升至每年2150萬人」。這些人不得不離開家園,失去工作和住處。

缺乏危機意識 認為與自身相距遙遠

但是,這個由於氣候變遷所引發的遷徙問題,並非是遠在國外的問題。我看這兩篇文章時才驚覺,這個問題近在咫尺、日本國內早已面臨到了。舉例來說,有些災民由於去年的西日本豪雨,到今天都被迫生活在臨時組合屋裡。基本上,這些都是同一件事。

氣候變遷造成的巨大影響已經逼近身邊了,然而我個人的感覺是日本人在個人層面上的危機意識還偏低,而且將其看作切身之事,思考自己能夠做些什麼的行動還很微弱。

舉例來說,到現在超市等商家仍習慣於結帳時提供免費塑膠袋,明明沒有必要,蔬菜卻總是以塑膠膜或塑膠袋個別包裝。在歐洲,小番茄就如同標題那張照片,是連在枝上販賣的,但在日本都是裝在塑膠盒裡頭兜售。當然,在歐洲消費時,塑膠袋必須要花錢買才有,民眾早從好幾年前就已經習慣採買商品時要自備購物袋。

在危機意識這個層面上,我自己是在差不多一年前開始,有意識地查閱氣候變遷跟環境負荷的資訊來補充相關知識。從那之後,基本上我買東西時就不再拿塑膠袋了,也盡量不買寶特瓶裝飲料,其實我根本避免在便利商店購買東西(因為在便利商店買的商品幾乎都會產生垃圾)。

從這些自身經驗,我發覺到一個人能不能實際付諸行動,取決於他是否擁有充足的知識和了解,讓他深切體認到「這樣下去真的會出事」。

意思就是說,在這一個層面上,問題也關乎取得知識的動力及實踐,還有理解能力。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哪些舉動,會對世界造成何種影響?而到頭來,那個影響將會帶給自身生活什麼樣的壞影響?對於這樣的生態系統,如何能夠萌生興趣或關心呢?

關鍵在於民眾是否具備系統性思考能力,以及擁有系統本身的知識及了解來促發思考。

在系統的趨勢中捕捉問題的輪廓

從這個觀點來看,剛剛那篇文章中介紹的25歲年輕設計師Angela Luna,由於「位在連鎖反應末端的困境『因氣候變遷而人們必須遷徙』這件事遭到忽略。」這個知識所帶來的問題意識而驅動,在2016年為了協助戰爭難民而創立了名為ADIFF的品牌,「嘗試為包含環境難民的各種難民及移民提供支援及建立居所」,這項挑戰中可以學習的事情非常重大。

只要曉得問題是什麼,就比較容易採取行動。先不論行動會不會成功,至少能夠踏出第一步,做些嘗試。我自從感到「大事不妙」之後,就不再購買保特瓶裝飲料。除了這類日常行動以外,工作上我在思考自己參與的專案時,也開始會以「做這件事該怎麼協助提升永續性呢?」的觀點來建構專案骨架。

只要曉得問題是什麼,思索行動的方向就比較容易。

Luna不光是要為那些因氣候變遷而痛失故鄉的人們製作服裝。

Luna在雅典創立了一間小型工作室,目前任職員工共有三人,全都是從阿富汗逃到希臘的難民,有兩人在故鄉還分別是製包師傅或裁縫師。

不曉得有多少人知道這件事,據說成衣產業對環境造成的負擔相當大,僅次於能源產業。

如同下方文章所述,CO2排放量十分龐大,且有持續升高的傾向。「相較於2015年增加了60%以上,預測在2030年時排放量將達到20億8千萬噸,這幾乎相當於2億3千萬台汽車一整年的CO2排放量」。此外,在農藥造成的土壤汙染問題上,「占了成衣素材大約3成的棉,耕作面積只占全世界農地的3%,然而這些土地卻占了所有殺蟲劑用量中的16%」。

此外,成衣產業在生產服裝的過程中,不僅染色階段會汙染大量水質,也會帶來塑膠微粒的問題,生產過剩造成的廢棄問題,還有,在勞力低廉的國家中迫使員工長時間從事高強度勞動引發問題的事,相信大家也仍記憶猶新。

在成衣產業的這種整體趨勢中,Luna嗅到其中潛藏著問題。在嘗試於趨勢中捕捉問題輪廓的過程中,她漸漸有能力從中思索,自己能夠施力的地方在哪。首先要有理解問題的意願及行動,否則一切都不會開始。

H&M 對於永續時尚的努力

為這種狀況投注心力的,並非只有年輕的Luna,大型服飾企業當然也不遑多讓。在知名品牌中,我認為H&M的努力相當出色。

H&M與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攜手合作,致力於開發棉及聚酯纖維混紡布料的回收再利用技術等項目,是邁向實現成衣產業循環經濟的一大步。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保護署,光是在香港,2016年就有12萬5,195噸的廢棄布料,而回收再生率僅有區區3.4%(4,200噸),幾乎大部分的舊衣物都拿去填海造地了。原因在於,成衣市場中需求量最大的棉及聚酯纖維混紡纖維,其回收再生技術長年來都沒有跟上腳步。

不再只能成為垃圾,當回收再生成了選項之一,至少能減少資源的浪費。然而,困難處在於回收再生的過程中,有可能增加CO2的排放,或因化學藥劑造成水質汙染,可見系統變更並非一件那麼單純的事。不過,「讓趨勢往更好的方向流動」,這份努力無庸置疑地會讓我們離進化更向前一步。

傾向永續性系統的設計變更及其背後的意識

在H&M的計畫中,除了開發再生技術之外,在使用的素材層面上也制定了幾個目標,預計在2020年要將所有棉花替換成有機棉(以不會汙染土壤的栽種方式所培育出的棉花),到2030年以前,要全部改成可再生的素材。進度皆在下方文章的訪談中分別都有提及,內容頗有意思。

在所有原料中,目前永續性或回收再生素材所占的比率已經提升至57%。同時我們也定下了目標:「到2020年為止,要100%將一般棉花替換成再生棉或永續棉」。關於這一點,現已達成了95%。

讀完這篇文章後,我還有另一個感想。接續著記者的問題,受訪者的回答。「近幾年,我感到消費者對於永續性的意識也逐漸高漲,妳是怎麼看待這個變化的呢?」

社會對於永續性的意識確實正在提升。特別是年輕世代,有許多人都具有此種意識,他們相當關心衣服的出處與製成方式。回顧我進入H&M的1980年代,現在真的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們正在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對永續性的意識逐漸升高。我之前也聽說過如果是中學生年紀的族群,日本也擁有這種意識。但年齡更長的族群中,還感覺不太出來大家具備這樣的意識。

我認為造成這種意識差距的深層原因,最後都可以歸結到缺乏相關知識,是故沒辦法將環境等各種問題當作系統化的問題來思考,以及,並沒有學會這樣的思考方式。

不過,這種能力的有無,是關乎日後我們自身生活及生命是否能夠長存的重要問題。貝贊這麼寫著。

構造定律(Constructal Law)將生命定義為,在生物界及無生物界雙方領域中,自由進化的動態。像是在推動趨勢、提供動態更好路徑一般自由變化的趨勢,其配置及節奏是活生生的。動態一旦停止,生命就結束了。當動態不再具備尋找更佳路徑的自由時,生命就終止了。

當找不到更佳路徑,這股趨勢沒辦法持續下去時,「生命就終止了」。物體不會無緣無故自己動起來。要動,就必須消耗能量。這麼基本的知識,就算不聽物理學家貝贊說明,我們也曉得。可是,即使明明曉得,在各種動態大量產生的這個世界上,卻又對於無意義地消費這些動態這件事如此輕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那毫無爭議就是一種能量的浪費。不僅是石油及電力,還包含了我們要活動所需的食物及水分。如果在趨勢中有所浪費,能量就會逐漸不足,漸漸地動能越來越弱,終至再難引發趨勢。

為了未來的永續,我們必須迅速推動能讓趨勢更有效率、更優化的系統設計變更。該怎麼做才能讓更多的人注意到,並促使他們開始思考這件事呢?最近我經常思索這個問題。

*本文中介紹了從棚橋弘季的個人部落格「在話語及概念的狹縫中」選出的文章。

Next Contents

FabCafe Taipei(重新來過)
Vol.3令人安心的居所自往往源自不易察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