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 PROJECT

用設計喚醒對環境議題的關注
展覽「怪談與氮」,以藝術形式體驗不可見的氮氣

Outline

透過「怪談」,直視隱藏在日常中的環境議題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忽略的社會議題,或是難以被大眾理解的主題,要如何讓它們更貼近大家的生活,是許多學者、研究員與勇於挑戰新領域的人所共同思考的問題。

國立研究所「綜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地球研」)於2001年成立,其中由林健太郎教授(以下簡稱「林教授」)領導的「Sustai-N-able 計畫」,致力於解決人類使用氮所引發的各種污染問題。

雖然氮佔大氣的 80%,是我們身邊極為常見的元素,但多數人卻對氮污染造成人類與地球環境所產生的影響知之甚少。氮被廣泛用於農業肥料,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與糧食生產,但若過量流入環境,卻對人類健康與生態系統造成負面影響。而由於氮污染問題本身相當複雜,至今仍未被廣泛認為是重要的環境議題,這也是當前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氮污染問題,Loftwork 在得知林教授的想法後,自 2023 年起與他展開合作,推動氮相關的認知提升計畫。

在共同舉辦的工作坊中,Loftwork 團隊運用系統思考方法,將人類使用氮的歷程及導致氮污染的結構視覺化,並進一步探討如何擴大對氮議題的認識,以及解決氮問題的具體策略,找出能發揮最大的關鍵影響點。詳細訊息(日文)>>

然而,問題的根源在於人們對便利與舒適生活的追求,進而影響生產與商品流通的運作,而這樣的社會結構並不容易改變。因此,本次嘗試採用「由下而上」的方式,透過提升大眾對氮污染的認知,吸引更多人關注這項議題。

因此企劃了展覽《Sense of the Unseen Vol.1 怪談與氮》。這場展覽共有兩大目標:第一,希望讓更多人能以有別於學術界的視角來討論氮污染問題;第二,與其讓觀展者獲得在知識上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透過體驗,引發想法上的轉變,進而促使行動上的改變。

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聚焦於氮這種「既支撐人類生活,又可能帶來危害」的特性,並將展覽與作品的主題設定為「怪談」。透過展覽,讓觀展者能夠「意識到氮污染問題的存在」,進而提升大眾對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環境議題的興趣與關注。

Output

展覽《Sense of the Unseen Vol.1 怪談與氮》

本次展覽與作品的主題為「怪談」,以「看不見的事物」與「氮」展開,由創作者與研究員共同製作了三件作品,分別以「故事」、「聲音」以及「刺激味覺與嗅覺」為核心,並透過展覽呈現。

首次推出的展覽,以日常生活中潛藏的「違和感」與「詭異感」為靈感,透過「畏懼(敬畏與恐懼)」作為切入點,創作出一系列作品,讓觀者能感知到那些未曾注意到的存在。

展覽概要:『怪談と窒素』展透過「讀空氣、聆聽、品味」,用五感體驗氮問題──展覽《怪談與氮》(日文)

展覽概念

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中,有 80% 是氮(二個氮原子結合而成的氮氣)。

我們的身體需要氮來合成蛋白質和 DNA,但即使吸入再多穩定的氮氣,它也無法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必須透過飲食,以蛋白質等形式攝取氮。 20 世紀初,人類發展出從氮氣合成氨的技術,獲得化學肥料,使農作物與畜牧業得以蓬勃發展,也讓飲食變得更加豐富。

但也導致大量的活性氮從人類社會流入環境當中,對人類和自然生態造成危害。原本支撐我們生活的氮,現在卻因為我們過度使用,開始對我們自身造成傷害——這樣的情形,彷彿是一則怪談。

藉由怪談,我們希望讓大家的感官更加敏銳,發現日常生活中與氮之間的關聯,這就是本次展覽的核心理念與願景。

林 健太郎 | 人間文化研究機構 綜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教授

主視覺設計

氮是一種無色、無味、無形,但卻真實存在的物質。我們以這一特性為設計基礎,創造出一個「只有在被察覺後才會浮現」的視覺形象,並賦予它一種擬人化的親切感。

這次的設計將「讀空氣、聆聽、品味」等概念轉化為視覺元素,讓主視覺自然地吸引目光。它甚至在展覽的宣傳中成為向外推廣的重要元素。

網點的面積占整體的80%,與氮在大氣中的比例相同。無色的氮用藍色呈現,這個藍色靈感來自於藍色發光二極體所使用的氮化物。而舌頭等部分的粉紅色,則取自極光中的粉紅色調——這種顏色正是來自大氣中的氮分子所發出的光。

閱讀、聆聽、品味——用五感體驗的展覽

Inhaled and Exhaled -吸氣與吐氣- / 佐野 風史
透過呼吸,以聲音感受肉眼看不見的氮。

写真:展示体験Inheled and Exheled -吸気と呼気-の様子

裝置內建的感測器會分析體驗者呼吸中含有的氮,並將其轉換為聲音。

The Mingle 混合/Cocktail Stand FUREK
透過香氣感受看不見的恐懼,在祈禱與擬似對話中交織意識的體驗。

写真:展示「The Mingle 混ざる」体験の様子

尾隨/深津 さくら(Fukatsu Sakura)
怪談這種娛樂的表裡。反思著為了獲得刺激與興奮所付出的代價。

写真:展示「ついてまわる」体験の様子

「尾隨」這件作品受到百話物語(日本所流傳的怪談、鬼故事或民間傳說)的啟發,呈現了99則故事。

《SENSE OF THE UNSEEN vol.1 怪談與氮》 開放檔案

這個獎項旨在蒐集以「怪談與氮」為題材的創意與作品檔案,並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分享作品製作過程。我們希望作品與創作者能成為研究員之外的敘事者與傳播者,透過不同視角和解釋,將氮及氮問題以更廣泛的方式傳遞。

所有提交的作品有可能在2026年於京都舉行的氮問題國際研討會上進行介紹。

徵件頁面:https://awrd.com/award/sense-of-the-unseen

Approach

讓深刻的「體驗」引起想法與行為的改變

展覽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促進想法與行為的改變」。因此我們優先思考的是如何打動觀展者的心,讓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非單純讓他們理解「氮」所帶來的問題。我們使用感性的表現方式來吸引觀展者的注意、觸動他們的內心。

林教授的研究與見解,透過三個作品——「故事」、「聲音」,以及能夠刺激五感的作品——讓創作者表現創意,並提出了「Sense of the Unseen」這個概念框架,目的是引導大家發現那些我們看不見的存在。

關於創作主題「Sense of the Unseen」

第一波的主題「怪談」。怪談與氮之間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看不見但又無所不在」以及「根據人類的處理方式,既可以變成善,也可能變成惡」,因此我們提出了這個主題。

來自觀展者的回應包括:「如果能和公司內的工程師一起共創,會非常有趣!」、「如何將這些專業領域的內容傳遞給外界,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但這次的體驗真的非常有趣。」這些回應讓公司的新事業負責人,還有同樣處理難以讓大眾理解的議題的工作者們產生了共鳴。

創作者與研究員的知識結合:以感性方式傳遞氮的環境問題

這次參與的創作者來自「怪談師」(在日文中是指專門講述鬼故事與都市傳說的人)、「聲音藝術家」以及「調酒師」三個領域,他們從「讀空氣」、「聆聽」和「品味」這三個角度來發揮創意。我們並沒有邀請那些習慣參與展覽或已經發表過相關作品的藝術家,而是從如何讓觀展者體驗「看不見的氮」這一點出發,邀請創作者們參與。

由於「氮」這個題材過去並未成為創作的素材,為了讓創作者能夠深入理解氮問題,Loftwork 與創作者們在過程中精心設計了三個關鍵步驟。

首先,創作者與研究員有機會進行密切對話,深入交流;

第二,我們並不追求對氮問題的完全正確理解,而是著重於氮作為原因和因素,如何影響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從中激發創作者的靈感;

最後,我們特別重視的是當創作者提出構想時,研究員能從專業角度進行詮釋,協助作品與氮問題之間建立聯繫。

這些步驟在短短時間內進行了好幾次,並且經過兩次集訓後,創作者才開始進行作品的創作。

在集訓期間,三組負責「故事」、「聲音」與「刺激味覺與嗅覺」的創作者和設計師聚在一起,進行創意的發散與收斂,並構思作品的概念。透過集訓,創作者之間產生了作品間的互動與連結。同時,當創作者向林教授展示他們的作品時,林教授從專業的知識角度進行詮釋,這不僅幫助創作者重新認識自己作品與氮問題的關聯,也使得作品與氮問題之間的連結更加明確。

写真:ワークショップやフィールドワークの様子
兩天一夜的創意發想工作坊在地球環境研究所內進行,包含了研究員與創作者的討論以及實地調查。

體驗設計「用五感傳遞看不見的事物」

我們精心設計了展覽空間,目的是讓觀展者能夠體驗到與眾不同的感受。在展覽場地 FabCafe Kyoto,我們將作品擺放在靠近座位的地方,讓觀展者能夠感受到「這些存在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但平常卻不會被注意到」。

此外我們也故意設計了會遮擋視線的空間,讓觀展者進入後才能真正體驗到作品的展示區。這樣的設計讓觀展者能夠全心投入並完全沉浸在作品所帶來的獨特體驗中。

写真:FabCafe Kyotoの様子

而在這次的體驗設計當中,最為重要的是展覽說明的製作。手冊除了介紹各個作品外,還巧妙地加入了「研究員的解說」,讓觀展者在展覽過程中能夠對氮問題產生興趣。

拿著展覽說明,觀展者進入體驗區。為了更深入理解作品的表現,視線轉向手中的展覽說明。在接觸創作者的世界觀與想法的同時,藉由林教授的解說,逐漸了解氮問題。然後再回到體驗中……觀展者會在短時間內反覆進行展覽說明與體驗區之間的往返,讓他們能夠用五感去接收「看不見的東西」,這就是我們的設計初衷。

写真:ハンドアウト
展覽說明除了介紹作品外,還包含了「研究員的解說」。觀展者在體驗作品的同時閱讀展覽說明,這樣可以讓他們更加沉浸於作品中,並加深對氮問題的關注。

Collaborator

深津 さくら(Fukatsu Sakura)

おばけ座(Obakeza)

佐野 風史

Cocktail Stand FUREK

吉川 和彌 平面設計師

石井 潤一郎 KIKA gallery

梶原 瑞生 KIKA gallery

專案概述

  • 客戶:人類文化研究機構 綜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
  • 專案期間:2024年6月〜9月
  • Loftwork團隊
    • 專案管理:創意總監 村上 航
    • 創意指導:創意總監 三輪 彩紀子
    • 製作:製片人 山田 富久美
    • 製作夥伴
      • 創作者
        • 深津 さくら(おばけ座)
        • 佐野 風史
        • Cocktail Stand FUREK
      • 宣傳美術
        • 平面設計師 吉川 和彌
      • 展示設計・展示顧問
        • 石井 潤一郎、梶原 瑞生(KIKA gallery)
      • 記錄攝影
        • 八杉 和興

撰寫:野村 英之
企劃・編輯:横山 曉子(loftwork.com編集部)
攝影:八杉 和興

專案背後的故事,專訪文章已公開

写真:プロジェクトに参加した、山田ふくみ、林健太郎教授、佐野風史さんの3名がカメラ目線で立っている様子を捉えた写真

關於本專案的目標和製作過程,我們邀請了參與專案的地球研林健太郎教授、聲音藝術家佐野風史,以及Loftwork製片人山田富久美,共同回顧了專案的發展過程。

專訪中,大家一邊回顧「怪談與氮」展覽的籌備過程,一邊與參與的創作者一起持續討論「氮問題」,並期待這個開放性平台專案的未來發展。

閱讀文章(日文)

Members

Voice

“「占據空氣大部分的氮,雖然看不見、沒有味道,也沒有氣味,我希望大家能夠感受到它,這是我開始『Sense of the Unseen』專案的初衷。當我將氮的概念傳達給創作者時,我也感到十分興奮,想知道會創作出怎樣的作品。這次三組創作者各自完成了獨特且有趣的作品,並且彼此之間巧妙地連結。對於提升作品整體感與故事性的關鍵視覺及展覽創作者,我深感感謝。未來,我期待更多來自不同創作者的自由與獨特作品誕生,並希望能透過藝術與設計的方式,進一步擴展大家對氮的認識。」”

人類文化研究機構 綜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教授 林健太郎

“「我們認為,創造力並不是只有特別的人才擁有的,任何擁有『創作意願並付諸行動的人』都是創作者。面對氮問題這個複雜但卻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議題,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希望不僅限於在畫廊展示作品的藝術家,而是希望能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創造力的人們一同合作。舉例來說,這次共同創作的『Cocktail Stand FUREK』,平時是以調酒師的身份工作。我們相信,正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揮創造力,才能擁有特別的視角,並能讓觀者的心靈受到更深刻的觸動。
有時環境問題可能讓人感到困難或複雜,但透過品嚐或聆聽等我們平常習以為常的方式來體驗作品,能讓這些問題變得更貼近我們的生活,讓大家能更容易理解,這會讓我們非常開心。」”

Loftwork Creative Directorー 村上 航

Keywords

Next Contents

防災也能好玩?
品川區打造跨世代參與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