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DING
Tim Wong, 堤 大樹 2023.11.07

FabCafe Taipei (重新來過)Vol.2
帶來良性循環的空間與條件

由總監・堤大樹撰寫2022年自Loftwork京都異動至台灣後一連串心路歷程,以及因新冠疫情影響而暫時關閉的FabCafe Taipei(以及營運的Loftwork Taiwan)再次找到屬於自己的「場域」,並於2023年重新營業的過程。其中也切換不同成員的觀點進行寫作。

本次登場人物

堤大樹
Loftwork台灣,資深總監

2016年加入Loftwork京都,於2022年調職至台灣分公司。從事Loftwork的工作之餘,也擔任文化媒體ANTENNA的編輯10年。2020年創立了自己的公司Eat, Play, Sleep inc.。

Tim Wong

Loftwork台灣,共同創設者

出生於香港。擔任城市設計師7年後,於2013年設立FabCafe Taipei與Loftwork Taiwan。

👉系列文章主旨、第一回連載文章請由此閱讀

https://loftwork.com/tc/finding/taipei_reopening_vol1_find_place_again/

#1 終於確定了物件,接下來的一步是?

Vol.1中描述了我們失去原有據點後再次找尋新居所。而Vol.2中,則是要告訴各位我們的考量與如何活用這棟建築物的過程。

物件決定後,我跟Tim就開始了一連串如何運用這棟4層樓的建築物,如何再次建構屬於我們自己的社群的討論。由於我的英文程度並沒有到非常好,所以花了一些時間,利用視覺化團隊線上平台Miro將腦中的想法具現化並進行討論。

經過多次討論後,我們漸漸的找出雙方重視的部分。Loftwork Taiwan前辦公室與FabCafe Taipei皆位於華山,但當時兩處有點距離,所以在找新據點時,我們就希望能將辦公室與FabCafe Taipei設在同一個地點,培養屬於自己的文化與社群。

Loftwork澀谷與京都皆為辦公室與FabCafe併設的狀態。令人意外的是,這樣的模式是可以替公司業務、組織文化帶來正面影響。若只有辦公室,來訪人潮不會這麼多,而若只有咖啡廳(FabCafe)又會無法讓聚集人潮進行交流。所以我們的理想,就是創造出一個讓有特定價值觀的人聚集並交流的場域。

而在深入思考何謂場域時,我主要參考了珍·雅各(Jane Jacobs)在「城市的多樣性與適應性」中提出的4大條件。我對Tim表示這些條件是豐富社群的指標,他也持有相同想法。

▼珍·雅各(Jane Jacobs)《城市的多樣性與適應性》中提及4大條件為「混合一次用途之必要性」、「狹小街區之必要性」、「古老建築之必要性」、「密集之必要性」

https://www.planktonik.com/nakamurajin/jacobs/resilience.html

#2我們該如何具體呈現「創造」?

FabCafe Kyoto 2樓

那麼,該如何運用這個全新的場域呢?

我們以規模相近的Loftwork / FabCafe京都作為主要參考對象。尤其是2樓的和室,打破辦公室的刻板印象,坐在榻榻米上與人對話時,心情不會這麼緊繃,也可以這裡進行工作坊與其他活動,討論時Tim 也提到自己很喜歡2樓的和室。

我自己在京都辦公室工作了6年,完全了解2樓和室的魅力與機能性。而2樓也成為訪客與辦公室員工的緩衝地帶。所以我們自然而然將FabCafe Taipei1樓設定為咖啡廳,2樓為活動空間, 3樓則是辦公室。雖然接下來也碰上了該如何將人流聚集至1樓的難題…。

我們在FabCafe Taipei所遇到的難題之一,就是1樓沒有足夠的空間放置雷射切割機、刺繡機等機器。但作為以動手做為主旨的FabCafe,就不可能會只是一個普通咖啡廳。所以我們又近一步彙整自己喜歡的店面、實驗空間、共享空間等場域範例,希望替FabCafe Taipei增加其他的附加價值。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0間FabCafe,每一間都充滿了在地經營者的特色。例如位於飛驒的FabCafe HIDA由於地域性而擅長木材加工,FabCafe墨西哥則是因Tania Aedo與Federico Hemmer兩位經營者影響而精通生物科技。那麼,新生的FabCafe Taipei該以什麼為主題呢?

Tim提出了我長年耕耘的「雜誌編輯」領域。雖然他表示可以在架上展示我編輯製作的雜誌,但畢竟是在台灣,語言上的隔閡可能無法順利的將人潮引入場域中。

接著我們找出了「零售・物流」這個切入點。

世界各地的FabCafe皆與創作者們進行實驗性合作,也吸引了許多對於藝文與創作敏感的創作者們。但也常發生新點子與模型在展示過後就結束開發與製作的狀況…我認為這些是可以繼續發展的部分。由於在台灣,藝文性質的消費給人積極的印象,所以我們開始思考是否能將FabCafe Taipei 設定為藝文・實驗性質的場域。

以台灣作為開拓亞洲的中心地點,也易於與日本、亞洲各國企業、創作者合作。我們的目標並非打造「什麼都有」的選物店。而是把這裡作為展示、販賣我們認為有趣並充滿實驗性質的作品的場域。

#3 駐村企劃試營運與想法

4樓簡易住宿處中榻榻米進場前的樣子

也因此,還未決定用途的4樓就成了可以讓創作者們駐村創作時的簡易住宿設施。

若整棟建築物能成為創作者的駐村空間,他們獲得的靈感,可以在2樓的製作空間具現化,最後在1樓咖啡廳展示。有了這個機能,更容易邀請外地與外國的創作者前來製作作品。一同進行專案的Loftwork澀谷、京都以及FabCafe 其他區域的成員們也能更輕鬆來訪。

而這個駐村展示的構想,也伴隨著開幕酒會實現。

我們迎接了第一位駐村藝術家ー以日本關西地區為據點而活躍的建築家・大野宏。他曾參與2022年台灣新富町市場U-mkt舉辦的地方創生系列專案,與台灣的蒸籠職人聯手製作了燈具與矮桌作為原型模型。但由於時間關係,光是製作一組模型就花了不少時間,所以他也打算之後再安排可以長期駐村的時間進行製作。

大野先生與蒸籠職人一同製作時的樣子 ©HARUKI NEDA

雖駐村時間只有短短一週,但在這一週的時間中除了上述兩樣物品外,還製作了一個壁掛鏡,於FabCafe Taipei開幕酒會上發表,獲得了很棒的評價。雖還無法實際販售,但接下來也預計在FabCafe 東京等地進行展出,並預計與各地FabCafe合作,促成新的製造・販售與物流模式。

我們認為只要有「想在台灣試試看」的想法就已足夠,在此歡迎每位創作者與企業的進駐。今年9月與11月也順利的舉辦了駐村展示與快閃店等新嘗試,接下來也將會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展示在這個場域等著各位,對於駐村展示、藝文領域有興趣的人歡迎與我們聯絡。

Key Visual: ©澤田 直大

Next Contents

跨界創作的現在進行式|
Fabcafe 在 2023 曼谷設計週的 「Melting Reality」

Loftwork magazine 每月發送的電子報,提供Loftwork活動情報、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