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NT report

Material meetup vol.2 - 善用設計力、再生材料價值
跳脫傳統思維邏輯、從頭開始設計循環經濟

在循環經濟大主題下,我們透過「妥善運用材料」的切入點導入設計社群的力量,來重新檢視可以如何帶來新價值。在這場循環設計活動中,我們邀請到Mycotech Lab的共同創辦人Ronaldiaz分享創新材料蘑菇菌絲素皮革在海外市場的經驗,以及台灣電力公司文化創意單位(簡稱台電文創)張小燕組長分享與設計師合作成功將循環經濟與台電品牌形象深植民心的背後動機與故事。

在最後我們也邀請想實踐這場循環設計運動的各界人士加入Loftwork不同規模的活動,一步一步用材料挑戰循環經濟。

用多元視角審視來妥善運用材料

一件產品在它的一生中會經手不同主人,從製造產品者、購買產品者到最後的回收處理者,大家其實只是在不同時間點共享了一件產品,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為回收會是產品的生命終端,卻未必如此,換句話說,今天被淘汰掉的東西,在他人眼中有可能是可使用資源,這些被低估的使用後材料或是原始材料就是這次活動的主角,透過創意與設計的思維把這些材料再次帶回舞台上,「妥善運用材料」的視角便是我們切入循環經濟的出發點。

在探討循環設計的時候,我們的切入著眼點是在循環經濟之下如何善用設計思維,並用開放討論的形式,導入相關產業的聲音,也從更加全面的角度來看材料從開發到應用的可能性,唯有開放與跨界,我們才能找到產業與產品創新的突破口。

創意要從開放專案的源頭做起

「材料」這個名稱是人們對於自然資產在應用前期狀態的不完全認知,但若要探討「妥善運用材料」,勢必要擴大對材料的認知以及界定,比如,Loftwork在Wood Change Challenge中會使用「木頭」來作為專案核心討論,而非使用「木材」來與設計師、廠商、合作者溝通,會決心從木頭階段開始導入設計思維,主要是在執行專案期間我們發現從木頭到木材的處理已經消耗了40%的材料量,且外型已被定義(也就是後端應用上已被定義),為了打破這樣的產業結構鍊,Loftwork與日本飛驒市開啟了Hidakuma計畫,與合作者從頭開始突破木頭的使用可能性。

Yaoya Project中,也是在材料加工初期就將設計師導入專案流程,並將一直以來只做OEM代工的八尾市製造商帶到使用者端,親自了解使用者會如何看待廠商製作的產品,並根據自身材料特性以及可以創造人們美好生活產品為設計方向,八間製造商製作出八件代表作品,不但於日本募資平台上成功達標,也打進台灣市場,讓更多遠在海外的台灣民眾也可以認識到這些八尾市製造小鎮引以為傲的製造技術。

創新材料從製造到品牌立足於各國市場——Mycotech Lab

資源在當地循環,產品銷至全世界

理想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就是把過去在生產系統(線性經濟系統)中未妥善利用即遭到廢棄的產品與原物料視為一種新的資源,讓這些資源重新投入生產的循環裡,畫出一個完整的「圓」。在本次活動中,從印尼連線登場的生物科技實驗室Mycotech Lab,利用農業廢棄物培養出的菇類菌絲,製造出質地類似皮革的「蘑菇皮革」。這項新材料可以用來生產包包或鞋子這類原本以皮革為原料的商品,更棒的是,當不再需要這個材料時還可以讓它回歸土壤,這創造出了一種理想的循環系統。

透過Mycotech Lab在2020年時去了Loftwork京都分部「MTRL KYOTO」舉辦展覽與講座,Loftwork台灣也藉此認識到Mycotech Lab,並牽線至台灣市場。台灣也有不少企業正在轉型為循環模式,其中又以透過廢棄物再利用來生產材料的材料製造商居多。然而,Mycotech Lab並非只專注於開發新材料而已,他們也會主動找創作者合作,聯手打造鞋子、包包、裝潢素材等上市產品,而其積極打入日本市場的決心也令人印象深刻。在本活動中登台的共同創辦人Ronaldiaz分享了其中的緣由:「我們的產品(並不是以大量生產為目的),都是在當地生產的材料。因此,要選擇哪個項目、針對何種目標族群來進行市場行銷至關重要,必須謹慎挑選市場及目標族群,按部就班地努力。我們認為日本的市場很適合我們的產品,因為這個國家有許多人對於永續性的看法很成熟了,而且日本早已有許多關於永續材料的『innovative story』,也引發一般民眾關注這方面的訊息。」

而實際上,在MTRL KYOTO舉辦的那場展覽,來看展的人不僅有學生、時尚設計師,甚至還有傳統工藝品牌及材料製造商等各式各樣的族群,清楚展現了日本民眾對於永續性這個超越領域的主題十分關心。

循環且分散的系統設計

像Mychotech Lab這樣在深入觀察在地產業後,再跳脫自家企業的範疇,串聯農林業等行業的專家及一般民眾的社群一同來設計出循環系統,正是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不可或缺的條件。Ronaldiaz表示,「在公司剛成立時,我們這麼做的理由只是因為跟民眾一起生產,成本比蓋一間大工廠來得低廉,不過現在我們已經明白,重視與在地連結的這個系統價值遠高於此。我們既是循環型,同時也堪稱『分散型(指集權型的相反)』。正因為我們選擇了分散型的做法,所以不管是去其他地區或世界上的任何角落,都能把同一套方法搬過去,跟當地居民一起生產這種蘑菇皮革。」

Mycotech Lab的出眾之處不光在於新興的材料及技術,他們保持開放態度、連結外部人士成為夥伴,由下往上引發改革的商業模式及各項措施,也呈現出一種新型態的企業及組織樣貌,帶給了我們許多啟發。

要達到共創價值的合作,就要敢於對內踩線、並對外串連資源——台電文創

「我是那個最不相信成功的人」

台灣電力公司作為龐大國營事業體系,在文創部門要推動台電品牌形象的變革時讓張小燕組長勞心了許多,不說對民眾的觀點改觀,就連對內的溝通也十分具有挑戰性,然而秉持著「我是那個最不相信成功的人」的信念,不相信單純印上台電Logo在紀念品上就可以轉換大眾對台電印象的事實上,張小燕組長從2018年開始一步一腳印,做了大破大立的步伐,甚至成了許多企業的楷模,不僅讓民眾改觀,更讓內部人員為自己身在台電為榮。

這樣向持懷疑聲浪的內部成員「踩線」的行為,反觀來看Loftwork可以為企業創造出新的價值,也是基於這樣抱持著「跨越界線」的合作模式來展開新的對話。或許在現有體制內部多少都會遲疑這樣的做法是否過於「挑戰」、「不切實際」,然而面對台電文創的成功挑戰,與會者了解到他們的成功不是來自於領導層的原有開放態度或是熱忱不斷的員工,而是團隊可以認知到何謂真正可以打動使用者的產品、服務或品牌形象,並「由下而上」的帶起創新的風氣

讓設計師做設計的工作就像是讓廚師到市場挑菜一樣的理所當然

為了更靠近民眾,台電文創藉由販售帶有循環經濟理念的設計師聯名商品來建立與大眾的橋樑。現在回頭看台電文創聯名設計師的策略的成功之處在於「讓設計師變成材料鐵粉、以及企業最佳代言人」,然而最初與設計師的溝通並非一帆風順,因為設計師與國營企業間有著一道鴻溝,設計師最多的顧慮在於是否有可發揮的空間、信任及共同理念的溝通,在與設計師打交道的過程中,張小燕組長秉持著「我們(委託方)要認知到自己可以做什麼,把不懂的交付給專業的人,才能一起創造良性循環」的互動模式,逐漸建構出一圈堅實的設計師社群,組長還開玩笑的說:「設計師現在比自己還愛台電」,可謂最成功的品牌行銷了。

在溝通產品設計時,張小燕組長溝通的內容不是指定形狀、顏色或是其他外在條件,而是「使用者拿到產品時的表情」,透過這樣的對話,設計師可以放手發揮讓材料特質十足的展現,更是讓整個產品設計的價值可能最大化的唯一途徑;反觀Loftwork最常與客戶溝通的層面是從議題下手,因為我們相信唯有透過專案導入社會環境的真實情況,才能創造企業與民眾最大的價值,也才能與有相同理念的設計師展開解決挑戰的有趣合作。

你可以用不同方式實現這場循環設計運動

如同一場新興的全民運動,大家摩拳擦掌的要開始這項循環經濟,跟上Mycotech Lab與台電文創的步伐,Loftwork在這場運動中,藉由活動與專案逐漸形塑出循環設計的「聯盟」,邀請大家以各自的方式實踐:

為每個想要採取行動與參與循環設計社群的人而設

若你非常自主,想要身體力行、用自己的業餘時間與精神來運用設計思考挑戰循環經濟議題(或任何社會議題),歡迎加入Loftwork自主計畫,一起用商業模式的角度來設計專案,我們可以共同串聯日本、香港、泰國的資訊、並執行專案(線上與線下)。

比如Loftwork在2020執行的Global Goal Jam (GGJ)專案就是一場bottom-up活動,主要探討SDGs第14項海洋議題,共同設計、串連業界來挑戰海洋環境傷害議題。

為正在創造實體原型或調研的個人或是企業而設

若你身為創作者或是企業內部成員,計畫讓你的設計專案可以讓更多人看到,可以參與Loftwork營運的AWRD徵件平台專案,透過徵件、知名評審的點評來擴展你的專案能見度,尤其針對已有想法,想開始進行prototype、或招集設計點子的狀況。

比如2021年舉辦的Hiroshima Design Challenge廣島設計挑戰,除了實踐人們搬遷到廣島的任務,更可以從更高的視野來設計,究竟可以怎麼改善人們在廣島的生活品質——如同Loftwork始終專注的觀點以及提供的設計價值。

為尋找更多國際平台與夥伴來擴大規模的新創團隊與企業而設

如同Mycotech Lab專案,我們歡迎企業(不論新創或大規模)透過Loftwork長久建立的創作者社群以及跨國協作的專長來讓你的產品擴展至海外市場,並依同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就如同聯盟般,在這裡我們將致力於營造永續未來的政府、企業和專業人士之間的關係保持一個開放的渠道,並促進彼此在國內外市場(inbound & outbound)上的交流。

循環經濟是條長遠經營的道路,透過設計的力量,讓這個主題不再停留於話題,而是實際導入現行狀況中,不論你身為哪個角色,都歡迎加入這個循環設計的實踐運動。

尾聲,特別感謝活動當天積極參與現場的每個人,讓彼此都受益良多。

Related Event